江君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跟柳伊人商量創業的事情。
柳伊人雖然沒去上課,卻每天都看江君整理好的聽課筆記,她知道,江君是個不服輸的人,他遲早還要去創業,而這一次,柳伊人決定跟江君一起創業,幫助江君實現他的夢想。
柳伊人說:“創業者要做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項目,我們既熟悉又感興趣的項目隻有藝術培訓,我們在這上麵多多動腦筋。”
江君十分讚同柳伊人的意見:“那我們就辦一家藝術培訓機構怎麼樣?”
柳伊人說:“行啊,那你做一份藝術培訓機構的創業計劃書,請王老師提提意見,我們就著手準備,爭取在放暑假前開始招生。”
江君在做創業計劃書時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培訓機構的規模問題,是辦一個培訓班還是辦一所培訓學校。他們夫妻倆都是藝術專業畢業,如果辦培訓班的話,憑他們兩人的精力和專業知識,開三四門課完全沒有問題,這樣做穩當一些,沒有什麼風險,但是要想發展壯大,做成有規模的企業就不容易了。
江君創業的目的不是養家糊口,他想做大做強,搞一個類似於清源藝校的藝術教育機構出來。但是,做大涉及的問題太多,場地、資金、教學人員、管理人員,還有生源等,都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在做小和做大的問題上,江君舉棋不定,跟柳伊人說:“伊人,我想了兩天都沒想好要做多大規模的培訓機構。”
柳伊人問:“你說的規模是什麼意思?”
江君說:“我想這個培訓機構的規模有三套方案,一是就我們倆做老師,開個藝術培訓班,你教舞蹈、鋼琴,我教聲樂和小提琴之類的樂器,這樣每個班收十幾二十個學生就行了;二是我們聘請一些老師,多開一些課程,這樣就可以辦一個小型的藝術培訓機構;三是辦一所藝術學校,就跟我們清源藝校一樣。”
柳伊人想了想,說道:“從目前我們的實際情況看,第一、第二套方案都是可以考慮的,辦學校的事情我覺得還是放一放,可以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憑柳伊人的實力,實現第一、第二個方案沒有一點難度,真的辦學校,憑她手裏的幾百萬肯定是不夠的,那就要去借錢或者貸款辦學,退一步的辦法就是合夥融資,目前什麼都沒有,合夥融資不是容易的事,關鍵問題是,一下子把項目做這麼大,萬一不成功,後果不堪設想。柳伊人不想去冒這個風險。
既然柳伊人拍板定論,江君也就無話可說,按照第二套方案做了創業計劃書。計劃書做好後,江君拿給王山石征求意見。
王山石看了江君的創業計劃書,提出三點看法:
一是這個創業項目的目標客戶定位不明確,培訓機構是針對少兒藝術素質培養,還是幫助高考生藝術考試過關,這是完全不同的兩類客戶群體;
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現在清源的藝術培訓機構少說有十幾家,你所創辦的這個培訓機構有什麼獨特的地方參與市場競爭,換句話說,你吸引客戶的賣點是什麼?客戶為什麼要選擇到你這裏來而不去其他的培訓機構;
三是企業的發展方向不明確,創業計劃書沒有製定企業的發展規劃。
王山石說,當然,你隻想做一個小老板養家糊口,不考慮企業的發展規劃暫時也可以。
江君也考慮過王山石的三點意見,隻是比較模糊而已。就目標客戶來說,他本來想能收到什麼樣的學生就收什麼樣的學生,先把學生招到再說。至於核心競爭力問題,江君認為自己和柳伊人都是藝術專業畢業,而且做過老師,這就是他們優於其他培訓機構的地方。企業發展嘛,他想最後肯定要辦一所藝術學校,那隻能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以後根據情況再說。
王山石不同意江君的看法,說既然你想創業,就要按創業的規律辦事,不能什麼都含含糊糊,這種做法對創業很危險。他要求江君回去完善創業計劃書。
回家後,江君把王山石的意見告訴柳伊人。
目標客戶、核心競爭力、企業發展規劃?柳伊人牢牢記住了這三個詞,拿過江君的聽課筆記,一一對照王山石的講課內容分析這些問題,漸漸地似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柳伊人說:“經王老師這麼一提醒,我覺得目標客戶、核心競爭力、企業發展規劃這三者之間關聯性很強,對創業有很大作用,我們確實應該把這些問題弄清楚。”
江君想了半天都沒想出什麼結果,聽了柳伊人的話來了興趣,連忙說:“伊人,快說說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