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樓來到蓬萊時,易清已經出發離開了。
他本想讓她給她姐姐捎幾句話,隻是所有的話,都比上一聲歎息,他如今還有胞弟的事,他要趕緊處理好這邊的事,回京都要緊,他要親手監斬裴關。
臨走時得知,淩仲之帶著世子回京都,這邊剩餘的事交由他照看。
張樓領了命令,便往衙門走。
……
幾日後,京都瑞平街瑞康坊,熙熙攘攘的街上,唯有內閣首輔楊盛的府邸前人煙稀少,楊盛有三子。
老大楊浦年歲三十出頭,卻身無所長,在戶部某了個京州鹽運使,雖不是京官,地位自然不必說。
老二楊柯,喜愛讀書,卻考不中功名,隻在翰林院修書。
三子中楊複最小,卻是個文武全才,高中三甲榜眼不說,在兵部任職期間一路高升,如今年紀輕輕便是兵部右郎中,曾有人斷言,將來必是內閣備選人,隻是楊複雖有天降之才,性情卻是令人擔憂,他霸道獨斷,乖張桀驁,幾個月前,他硬生生的搶走西遠將軍嫡長女易水朦和禮部尚書張國斌之子張樓的婚約,楊複和張樓為掙一妻,不惜在兵部大打出手,鬧得滿城風雨,最後由皇後出麵,下懿旨,將西遠將軍之女易水朦許配給楊複。
楊家府宅雖然占據瑞平街半條街,之前楊複在外曆練時,門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自從他成婚後,門前人煙便逐漸稀少,皆因他早中晚下了公職便要回府,他嫌門前人多,耽誤他進府的速度,便命人門前設置他回府專用通道,除楊府以外,不準路人使用。
一時,楊複專橫仗勢欺人的名聲傳了出去,京都各傳各話。
傍晚,楊複從官署散衙回府。
剛入了二門,喜樂樂的小廝躬身福禮:“三爺回來了!”
楊複嗯了聲,腳步急匆匆的往自己宅院走,一麵問:“三奶奶今日在家都做些什麼?”
小廝楊小丘笑嘻嘻的回道:“回三爺,和往常一樣,三奶奶在屋裏寫寫字彈彈琴,沒出屋門。”
楊複麵色冷然,腳下一刻不停歇。
楊小丘想到白天的事,小聲稟道:“不過,三爺,夫人今日叫了三奶奶過去問話,兩人在屋裏說了好一會兒,夫人才放三奶奶出來。”
聽到這兒,楊複的腳下一頓,臉色明顯不悅了幾分:“母親又想做甚?”
楊小丘低頭不回,靜靜地等候命令。
一息,楊複轉身,往走廊另一邊走:“去凝瑞苑。”
楊小丘應了聲是。
凝瑞苑內,楊浦的媳婦張氏,楊柯的媳婦徐氏正在陪著陳夫人說話,話裏話外透著謹慎和討好。
陳夫人捂嘴笑道:“老二家的嘴巴就是甜,我年紀那麼大,那裏看出來和你們兩個差不多大?”
“母親,你還記得禮部尚書家的秦氏,你看她的臉上,不是皺紋便是滿臉褐色的點點,那姿容哪能和您相比,母親是芙蓉花裏有點翠,美不勝收!”徐氏說道。
幾句話說的,陳夫人笑的合不攏嘴,點著徐氏道:“老二家就會哄著我高興。”
“夫人,三爺來了。”婆子進來稟報,打斷了三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