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葷的儀衛直進東華門,出西華門,經元武門,走過了長安門,六百個護兵至此停住。鳳輩直進午門,前導儀衛紅衣甲士至午門前停住。鳳葷走過長廊,穿過謹身殿,儀仗校尉至此停住。到了乾清門,文武百官停住。馬後下鳳輩,寧妃也下鳳葷,各改乘宮中的安車。這安車高四尺餘,金頂鳳頭,紅簾繡幕,四周金翅十二葉,金輪紅輻,專一備後妃宮中乘坐的,這時安車直達坤寧宮,儀仗宮人、武裝宮女都停在宮外。馬後進了坤寧宮,自有宮女們跪接。寧妃也跟著進了坤寧宮,行了參渴禮,同著皇後在宮中候旨。這時明太祖朱元璋接著鳳輩之後,令儀衛回進東華門,自己便在謹身殿裏休息。待馬後鳳葷進了坤寧宮,就離了謹身殿,慢慢地踱進宮來和馬後相見。馬後和寧妃接駕已畢,元璋即令寧妃居了景福宮,由宮女們引著寧妃去了。
元璋其時做了皇帝,與馬皇後又是久別重逢,自然是格外地親密了。從此元璋於馬後之外又擁有著寧妃、瑜妃、惠妃,即櫻桃、閣氏、翠娥,天天尋歡作樂。雖然不曾統一江山,卻有徐達、常遇春等一班人去克服了各地,元璋倒居然做起太平天子來了。但他是明朝第一個創業的君主,後來溢為高皇帝,廟號太祖,所以曆史上稱作朱太祖。
那朱太祖自登位以後,脾氣漸漸地驕傲,對於從前的功臣,不免懷有猜忌之心。而且不時領著親信的宮監,私下出了禦花園的宣安門、到冷巷僻地去打聽民間的情形。光陰迅速,又是新年了。
元宵的那天,恰巧常遇春取了山西,遣使入奏。太祖閱了奏章,心裏很是喜悅,便和馬後、惠妃等設宴相慶。也算是點綴元宵。
這天的晚上,萬裏無雲,月光如晝,太祖乘著酒興帶了宮廖貞,悄悄地溜出了安寧門,到街市上去玩耍,隻見家家燈火輝煌,鑼鼓喧天,一般商家還在街道上紮著燈景,堆著鼇山,真個是火樹銀花,熱鬧非凡。那元宵鬧燈的風俗還是宋朝流傳下來。每年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東京城裏金吾不禁,通宵達且,任士女們遊覽。當時什麼迎燈鬧月到處是城開不夜,直到元末明初,這鬧燈的風俗依然沒有革除。人民的迎燈爭奇鬥巧,那燈景越發的精致。
朱太祖在路上玩了一會燈,覺得興致勃勃,忽見景運街的左邊設著一個燈虎攤子,一班閑看的人圍滿了一大堆,朱太祖叫廖貞分開眾人走近攤前,見那裏懸著十幾個謎麵,並不是什麼四書五經,卻是用圖畫著一種會意謎兒。其中有一條畫謎,上畫婦人抱著西瓜倚在馬的鞍旁,馬尾後麵橫著一隻很大的人足。朱太祖瞧著尋思了半晌,恍然大悟道:“這一班遊民不是在這裏譏笑皇後嗎?”原來那畫謎上含著“淮西婦人,馬後足大”八個字義。婦人抱西瓜,是懷西的意思,懷淮諧音,馬皇後正是淮西人,又恰是大足,那時朱太祖的心裏如何不氣呢?但一時卻不便發作,隻把廖貞一拖,君臣離去了謎攤,望西邊的街上走來。
朱太祖因為心上著惱,正要尋一點事解悶,一眼瞧見道旁一個相麵的攤兒,高飄著白布招旗,旗上大書著四個字道:“相不足憑”。太祖念著,很是詫異,便挨上前去,又見攤前一副對聯道“風鑒無憑無據,水鏡疑假疑真。”朱太祖讀了,再也忍不住了,就向那相士問道:“你既說是相不足憑,為什麼又替人相麵呢?’那相士見問,對太祖打量了一遍,微微一笑,指著攤上的下聯道“你先生不看俺這句話嗎?相貌這件事,實是又假又真,在下的藝術很平常,終揣解不透是真是假,所以借此相盡天下士,看靈驗不靈驗,就可以定那真假了。”那相士說著,又指著自己道:“俺胡鐵口的相貌,照書上看起來,今年三十三可以入翰苑,四十七歲還要當國拜相封侯。不過直到如今仍是個江湖術士,那相術足見得無憑了。”太祖聽了胡鐵口的話,正要再間時,胡鐵口又瞧了太祖兒眼,忽然豎起大指來說道:“俺看你先生的相貌,天地相朝,五岩對峙。分明是個天子相,你現在可做著皇帝麼?”胡鐵口這一句話,把太祖說得吃了一驚,連站在旁邊閑看的人們,也都掩著耳朵飛跑。因當此朱太祖登基的時候,疑心病很重,稍有一些兒譯言,一般晉吏便捕風捉影,株連多人,盡遭慘戮。談到做皇帝三個字是要滅族的,誰不害怕呢。大家聽了胡鐵口一說,深恐給那衙役們知道,自己無端的受累,以是一哄地走散了。朱太祖也怕弄出事來,隻對胡鐵口笑著點點頭,趁勢和廖貞走開了。
朱太祖沿路乘著燈光月色回到宮裏,連夜傳出諭旨來,命禁軍統領姚深把那景運街的居民一齊逮捕了,立時正法。第二天早朝又下旨去捕胡鐵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