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箭,看看太子已經周歲了,宣宗親自抱持著去祭告宗廟,即賜名為祁鎮。孫貴妃既生了皇子,要宣宗踐那前言,立她為後。宣宗這時有子,把應許孫貴妃的說話早已經忘了,孫貴妃卻刻不去心,不時把閑話來譏諷宣宗、宣宗記起了前事,一時倒覺為難了。因胡皇後是張太後親自指婚的,又不曾有失德的地方,若無故廢後,在情理上也說不過去。怎經得孫貴妃的絮聒,宣宗被她纏得無法,便悄悄地召楊士奇、楊榮、楊溥、賽義等至無極殿裏,宣宗卻滿麵笑容地間道:“聯欲廢去胡皇後,卿等可有異議?”
楊士奇、楊榮齊聲答道:“今胡皇後並無失德,陛下豈可輕言廢立?”
宣宗正色道:“皇後身有奇疾,不能生育,怎說沒有過失?”士奇頓首道:“這非是失德,也不足據為廢立的要旨。”楊溥接口說道:“即使皇後患有奇疾,將怎樣地布告天下?”宣宗憤憤地道:“曆代帝王,不曾有過廢後嗎?”賽義答道:“那是有的,昔宋仁宗廢郭後為仙妃,當時大臣如範仲淹等也曾苦諫,宋仁宗雖毅然決行,後來到底自悔的。但流傳到今,史冊譏評,都不以仁宗的廢後為然。
臣願陛下衰衷獨斷,無信小人的讒言,將來成一代有德的聖君。”
宣宗聽了,不覺含溫道:“聯的主見你們既不讚成,就暫時緩議吧!”於是三楊和賽義等便謝恩而退。
第二天上,宣宗被孫貴妃催迫不過,又召三楊進宮議廢後的良策。宣宗說道:“廢後恐遭外議,可有兩全的方法嗎?”三楊起初默默不答,宣宗卻再三地追問,三楊便互相推諉,到了楊溥,楊溥推給楊榮,楊榮無可再推,隻得說道:“陛下如決意要行,隻有請皇後托疾,病中上書辭讓中宮,就不致受廢立的譏笑了。”宣宗忙拱手道:“謹受先生的賜教。”三楊這才辭出。
不上幾天,就聽得胡皇後稱疾,並上疏請讓後位。宣宗準了她的疏,下諭封胡皇後為慈欽大師,出居長清宮禮佛。一麵冊立孫貴妃為皇後,滿朝文武又有一番慶賀,內中隻有大理寺卿賽義不肯上表稱賀。宣宗倒沒有計及,那孫貴妃卻已知道,說賽義瞧不起她,便把賽義記恨在心。宣宗自廢了胡皇後,雖從了孫貴妃的心願,那張太後便非常地氣憤,說:“胡皇後是當年懿旨指名冊立,既未有失德,何以妄行廢立?”宣宗把胡皇後自願讓位的話,勉強來支吾張太後。太後怒道:“倘沒人去逼迫她,皇後斷不至自讓的,那還不是孫妃的鬼戲嗎?”宣宗說道:“胡皇後是母後指婚,孫妃也是母後所立,誰賢誰不賢,母後必然知道的了,何用再間別人呢?”說罷就起身出宮。張太後給宣宗一言,不覺塞住了自己的嘴,回答不出話來。過後回想,心裏越想越氣,母子之間從此便生了一種嫌怨。宣宗和張太後不睦,再添上那內侍宮人們的挑撥,兩下裏愈見疏離。況廢胡皇後的事,麵子上是胡皇後讓位,外議終說是廢立的,對於宣宗不無譏評的地方。宣宗把這些話聽在耳朵裏,心上更加煩惱,他在沒精打采的時候,終是帶了內監微服出宮。
一天的晚上,楊士奇的家裏,忽然來三個商人叩門求見。門上的仆人回說相爺已經睡了,那商人一定要見。門仆問他姓名,三個人都不肯說,隻是要見相爺。門仆怒道:“你們是哪裏來的市儈,深夜到相府中來吵鬧,告訴了咱們相爺,立刻把你們送官,至少打上兩百板呢!”那三個商人齊答道:“正要你去告訴相爺,你去說給了相爺知道,看誰怕他,你快去喚楊士奇出來就是了。”門仆見三個人無理,去摸著門門,開了側門,直打出來,三人中早有一人上前,奪了他手裏的門門,一拳把他打倒在地。那門仆吃了痛苦,不禁大叫起救命來了。這時相府裏的仆人聽得門上的人喊救命,便一窩蜂地趕出來,不問情由,擄臂便打,先前打門仆的那商人,見他們人來得多了,竟一點也不懼怕,隻連說了兩聲“好!好!”便奮起兩隻拳頭,似雨點般打來,相府裏的十幾個家人,被那商人打得東倒西歪,鼻腫臉青。有幾個乖覺的,溜空去到裏麵招呼同伴,不上一會工夫,裏麵早奔出三四十個健仆,各人手裏拿著一根木棍,發一聲喊並力向那三個商人打來。那三個商人見他們用家夥動手,那先打門仆的商人,飛起一腳踢倒了兩個,奪下兩根木棍來,一根遞給後麵的一個商人,兩個人兩根木棍,好似雙龍攪海一般,把一班健仆直打得抱頭亂竄,都入相府中去了。這裏兩個商人也乘勢追趕進去,仆役們待把大門閉上,己是來不及了。慌忙逃進二門,才關得半邊,還有半扇卻被商人的棍子撐住。仆人們隻得棄了二門,奔進第三重門,將門關得緊緊的,一麵由三四個家丁爬在牆上,當當地敲起鑼來。
這時楊士奇還沒有安睡,一個人坐在書房裏看公文,忽聽得外麵人聲嘈雜,待喚仆人去問時,任你喉嚨叫破,沒人答應。士奇慌忙跑到外麵,見那兩個商人打進來。士奇大驚,喝叫家人們住手。不知商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