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首詞曲,就知道宣宗那時的快樂榮華,應了當日太宗的話說,真個做他的太平天子了。其時漢王高煦,聽得仁宗晏駕,宣宗繼統,便跳起來道:“孺子倒好幸運,這口氣俺是要出的。”當下就齊集了部下的兵士,舉旗起事。
警報從樂安直達京師,宣宗看了歎道:“聯預知他有今日的。”
大學士楊士奇奏道:“高煦無禮,是推測皇上年輕,必不能出兵遠征,所以敢放膽橫行。今陛下如出其不意,禦駕親征,高煦自然驚走了。”宣宗很以為然,於是親統六師,命武陽侯薛祿為先鋒,少傅楊士奇、太保張輔、太傅楊榮,少師楊溥、尚書吳氵熒、侍郎張成,悉隨駕出征。又命鄭王瞻、竣襄王瞻塔和定國公徐永昌、彭城伯張昶、廣信伯侯成、尚書黃淮、大學士金幼孜等留守京師,宣宗自和諸大臣領兵進圍樂安。高煦見宣宗親到,不覺大驚,部下的兵士聽得皇帝禦駕親征,早已沒了戰心,隻各自收拾起行裝準備出奔。高煦雖是勇猛,究竟孤掌難鳴,隻得來宣宗軍前請降。一時群臣多主張把高煦正法,獨楊士奇和楊榮極力爭執,說太宗隻有三子,今昭皇帝已晏駕,所存的漢趙兩王,豈可再加誅戮,自興骨肉的嫌怨。宣宗也不欲重究,但將高煦廢為庶人,械係軍中,擇日班師回京。
不日到了京中,把高煦拘禁獄中,那高煦坐在天牢裏卻極不安分,並向獄官硬索酒肉,到吃飽了酒時,便大喝大叫,一伸手一抬足,鐵鏈和囚枷紛紛地崩折下來。獄官怕弄出事來,忙察聞巡監禦史,拿頭號的鐵葉大枷,將高煦枷了起來,可是一經高煦的拉扯,那鐵葉枷又崩裂了。弄得獄官沒法,便據實上聞。宣宗聽得,命在西安門內,建築起一座石室來,那室的四周,都用最大的石塊鋪成,式樣好似鳥籠一般。石室落成,宣宗傳諭把高煦去囚在裏麵,取名那石室叫作逍遙城。
這樣地將高煦囚了一年多,寧王上疏,請赦肴高煦。宣宗讀了奏犢,也起了骨肉之情,就親往逍遙城來瞧高煦,希他改過自新,仍複他的原爵。當宣宗到逍遙城來時,高煦正赤著一雙腳,披頭散發地在那裏亂舞亂跳。宣宗令內監去喝阻他,高煦隻當不曾聽見,宣宗便走至石室麵前,還沒有說話,高煦忽然伸出一隻腳來,乘間一勾,正勾在宣宗的足肢上。宣宗不防他暗算,因此傾跌在地。內侍和校尉慌忙過來扶持,宣宗大憤,吩咐甲士把殿前的銅鍾異來。那口銅鍾還是元順帝時崇信喇嘛,建那喇嘛殿的當兒所鑄,上麵鐫著龍紋鳳篆,重約三四百斤。宣宗令開了那逍遙城,把銅鍾去覆在高煦的身上。高煦本來很有勇力,竟把鍾在頭上頂了起來。宣宗忿道:“他能夠將鍾頂起,聯卻叫他頂不動。”說著,喚過幾個內侍,搬了木柴來,一齊堆在銅鍾的四周,放起一把無情火,那柴頓時烈焰騰空,將一口銅鍾燒得同炭一般地紅。高煦在鍾內,起先還是叫喊著,後來也不喊了,大約被火燒死在鍾裏了。宣宗看柴燒完,著移去銅鍾,鍾內隻剩得一堆烏焦巴弓的炭屑,想是高煦的屍體了。宣宗指著笑道:“你現在還能頂那銅鍾嗎?”當下命拾起高煦的遺骸,照漢王的禮節把他安葬,這且不在話下。
再說那宣宗的胡皇後,是錦衣衛胡榮的女兒,生得靜穆端莊,又極賢淑,平日間的舉動,卻不苟言笑。還有那位孫貴妃,是孫主簿的女兒,在三四歲的時候給匪人拐去,賣在張太後的母親手裏。太後的母親進宮,便帶了孫氏同去。張太後見她生得俊俏,留她在身邊做了宮侍。宣宗既立為東宮,照例須選妃子,由張太後作主,正妃選了胡榮的女兒,將孫氏也選為從殯。那孫氏漸漸地長大起來,出落得秋水為神,芙蓉其麵,加上一身雪也似的玉膚,愈見得嫵媚嬌豔,宮裏大大小小誰不愛她?孫氏的性情又是活潑,尤善伺人的喜怒,宣宗登基,就冊立孫氏做了貴妃。明代的立後,原用金寶金冊,貴妃是隻有冊卻沒有寶的,宣宗因寵愛著孫貴妃,給她定製著金寶也賜與孫貴妃。凡是冊立的禮節,差不多和胡皇後並駕齊驅。胡皇後的為人很是儒弱,任那孫貴妃怎樣地做出來,她好歹一個不做聲。孫貴妃見皇後可欺,自然越發放肆了。又放出她狐媚的手腕來,把個宣宗迷惑得死心蹋地,心裏眼裏竟完全沒有胡皇後了。
那時宣宗已年逾而立了,常說胡皇後患了暗病,不能生育,要想別納繽妃,隻是礙著孫貴妃,不便再另選妃子。總講一句,惟有望孫貴妃生子的一條路了。誰知天竟從了人願,孫貴妃的肚子居然一天大似一天,宣宗大喜,一麵安慰她道:“你自己好好地保養,待生了太子時,聯便冊封你做中宮。”孫貴妃口雖然謙讓著,心上就此存下了做皇後的念頭。由是私下和內宮張青、趙祿密籌奪後的計劃。到了十月滿足,孫貴妃臨盆,竟生下一位太子來。內監忙報知宣宗,一時宮中的內侍宮女人等都來替宣宗叩賀。及至三朝,宮中便大開筵宴,朝中的一班文武大臣也分班入賀,宣宗命在仁樂、豐登兩殿賜宴。這一場的慶賀筵宴,足鬧了半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