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喪心病狂大辮兒複辟 衣香鬢影小皇帝完婚(2 / 3)

再說清朝既已遜位,孫文見大事成功,便引身而退,把個總統的大位讓給了袁世凱做了。講到袁世凱,他在第二任國會選舉中,連任了總統,黎元洪任了副總統。民國開始到如今,直亂到現在,正副總統齊齊產生。政府裏一點也不曾殘缺,真是整整齊齊。民國在這時,很有些太平的氣概。袁氏之後,並大總統也幾次非法產的,休說是副產的了,至今依然是不曾有哩。當袁世凱掌權的辰光,於清代的舊將,也都引用,如張惠芝、張勳、倪嗣衝輩,一般授著要職。張勳坐督徐州,野心勃勃,時時轉著複辟的念頭,隻是懼怕袁世凱,不敢發動罷了。所以人家說袁世凱倒有用人之量,能壓製部下,不敢逮明異誌,這就是他的才能咧。可惜他一時也鬼迷心竅,也想恢複帝製,做起皇帝來了。於是仗著他的威權,便籌備起帝製來,改民國為洪憲元年,自己備了冕冠龍服,以便祭天。

其時,蔡愕和唐繼堯口上讚成帝製,暗中劇力反對。蔡愕被袁世凱監視著,就改裝出京到了雲南,立時宣布獨立。各省的督軍見民氣傾向共和,也紛紛獨立起來了。袁世凱得到這個消息,這一氣非同小可,幾乎昏了過去。又兼他老病再發,如何吃得住呢?因之不多幾天,便一命嗚呼了。一個人到袁世凱那麼地步,也非容易的。誰知弄到身敗名裂,一念之差,失足已成千古恨了!

袁世凱既死,自然由副總統黎元洪扶正,做了民國的大總統,推翻了袁氏的帝製,再建起共和旗幟來。但黎氏的為人是樸誠少謀,臨危無斷的人。那些野心家張勳等輩,如何把他放在眼裏呢?袁世凱死後,這班人去了一個壓製的人,登時如釋重負,就在徐州密議,實行他們複辟的陰謀。這時那自號保皇派的康有為、梁啟超輩也開始活動,暗裏和張勳結合,準備推倒共和,請溥儀出台,重複清朝的舊製。一時讚成這個議論的督軍,以及在野名流,如徐世昌、金梁、世續、首善、李梅庵、瞿鴻機等,倒也很不乏人。清室在此時受著民國的優待,憂心不足,欲萌違天之行,可算是自不量力。然一半也被群小包圍,不由自主,一半是民國人民,當初談和之際,大覺疏忽,不曾將帝號廢去,把帝孽趕走出宮,仍讓他關門做小皇帝,才弄出這種活把戲來。

在這當兒,清廷隆裕太後已死。她臨死的時候,世續在病榻待命,隆裕太後垂淚道:“咱們如今好算得是寡母孤兒了。先帝早薨,留此孑餘之身,目睹國亡家破,能心不慘傷嗎?祖宗創業維艱,卻不道輕送在咱們孤兒寡母之手,不是千古憾事嗎?咱們不自修改,貽誤大事,坐失江山,何顏去對祖宗先帝哩!但事到如今,說也無益。”說畢命召小德張,內監回報已在兩日前不知去向了。隆裕後聽了不由得一聲長歎道:“小人無良,一至於此。咱自己盲目,差用了人,夫複何說!”世續在旁奏道:“請太後下諭,令警廳緝捕就是了。”隆裕後搖手笑道:“今日不比從前,國亡勢失,誰來聽你們使喚。即國民官吏能額外盡力,也徒遺口舌於人,這又何苦來呢。罷、罷!造化了這奴才吧。”世續在側,一語不發。

因為自溥儀遜位後,瑾妃以太妃資格大權獨攬,一味的收拾人心。宮中繽妃宮人內監們都服從瑾太妃,而攻評隆裕太後,正應了光緒帝臨終之言,說瑾妃不至受苦,別人反要受製於她,這語言猶在耳。昔日隆裕後在西太後麵前,捧掇瑾妃的壞處,吃盡痛苦,不料今日,隆裕後轉為瑾妃所製。天理報應,可謂不爽,而人的厄運,也有變泰之時!所謂說不到底,做人看不煞咧。隆裕後因人心背向,宮中大半和她不睦,背後更多怨謗之言,以是鬱鬱不歡,終至一病奄奄。垂危之頃,除世續首善兩人外,隻有宮人一名,內監兩名,侍候在側而已。一種淒涼慘淡的情形,比光緒皇上死時,愈覺得可憐。候在側而已。一種淒涼慘淡的情形,比光緒皇上死時,愈覺得可憐。顧不了許多啦。隆裕後說完,淚隨聲落。一般內監宮人,也都痛哭起來,世續大泣不可抑。這樣的過了一刻,隻聽得隆裕後大聲道:“早知今日,悔不當初!”說了這兩句,身子望裏一翻,雙足一挺,就追隨光緒帝和西太後去了。這且不在話下。

再說張勳和康有為等主張複辟,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密議得已不知幾次了。講到張勳,他在清末不過是一個總鎮,光複之前,擺他做了提督。他的為人是好色貪淫,是個極不安分之徒。起初弄了個小毛子做妾,後來在天津看上了女優王克琴,就一半強奪,一半價買,把她弄了過來。小毛子自王克琴進門,便失寵了。於是過不幾時,就跟上了一個當差的卷包逃走。張大辮因有了王克琴,也不去追究她了。這張勳行為雖如此,卻死忠於清室。身為民國督軍,他那腦後的豚尾,依然不肯割去,是表示不忘故國之意,所以人家都叫他張大辮兒。他在民國,握了兵權,幾次要想複辟,隻為畏懼著袁世凱,不敢耀武揚威。他那些大辮兵,在光複時被浙江台州兵在南京打得落花流水。此時做了督軍,坐鎮徐州,想把以前的勢力慢慢地恢複轉來,以便乘機而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