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除非是上麵發話(1 / 2)

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多是些老油子,本就做事拖遝,一日能辦成的小事拖到一個月後再辦是常有的。

即便有人反應過來要查找崔緹妻女,也會因底下人辦事效率低,而延誤時機。

嶽家丫頭能在短時間內找到人,要麼是問皇上要了人手,要麼就是燁王殿下給她派了高人了。

當然,讓他覺得難得的,是她處理事情的章程。

周煬在戶部為官數載,剛進去時曾由父親手把手教,才慢慢學會這些,即便如此也花了一兩年時間掌握。而混跡官場、無人引路的官員,更得多年功夫才能學會。

不管她是跟人學的,還是天生聰穎,這都說明這丫頭是做官的好材料。

換做之前周煬或許會歎惋她不是男兒,現在卻不會了。

周煬看向師弟,“你跟她說吧。”

“嗯?”嶽雲歌眼底閃過好奇,看樣子二人接下來要跟她說的話,可能不是她所猜的“感謝訓誡”之言。

廖清微微一笑,朝她道:“嶽學子,你知道戶部賬目怎麼回事嗎?”

嶽雲歌表情一滯,不明白廖清夫子是隨口問問還是有意試探自己。

“這,學生不敢妄加猜測。”

花旭聽了當日堂審,說是軍餉給多了,這一句話包含了太多,就算是朝堂上的官員,也不一定能猜到背後的含義。

“無妨,你且說說,”廖清衝她眨眨眼,帶著淡淡的鼓勵。

而旁邊周煬,亦是麵色溫和,沒有半分意外。

嶽雲歌心頭一動,稍一猜測,便知道他們是因何而這樣特殊對待自己。

除了皇帝私下叮囑,別無他因。

“那我就鬥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她麵色平靜下來,表情看起來極為沉穩,微直起身來。

“此案之所以能落定,源於廖夫子您整理賬目找出其中破綻,證明戶部撥給兵部的錢糧是給多,而非少給。是也不是?”

廖清點頭,“你說的不錯。”

嶽雲歌看了看兩位戶部侍郎,道,“近年來,我大夏各地時有災害,戶部掌管國庫,選用的官員無一不是飽讀詩書、通情達理的聰明人,定知道這其中的關係厲害。若說戶部撥錯了,這個可能性不大。”

“但是戶部下撥軍餉,皆有依據,別說多個千百兩,就算是多給一個銅板,也很難做到,除非是上麵發話……”

她頓了頓,見周煬和廖清二人麵色微變,繼續道,“這個上麵,肯定不是左相,而隻能是九五至尊掌管國策的帝王。故而,這事必定是與先帝有關。”

“清歌大膽猜測了一下,東境的戰局或許並不像官員們的奏折與公文上寫的那麼平靜。多撥的錢糧,恐怕隻有先帝、湯將軍以及少部分人知曉吧。”

先帝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好大喜功,好麵子。

他自認為在位期間勵精圖治,英明神武,庇佑萬民。

湯將軍是他親手選出來的將領,執掌東境大小軍務。

讓他向朝臣明說東境年年戰敗、損兵折將的事,那無疑是在自扇巴掌,承認自己用人不淑。所以,隻有私底下多撥軍餉,以達到養兵護土、維持邊境安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