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封晏舟初次見到楚懷瑾,是在宣武二十三年的春末。
彼此,他不過是個被禦令強召入京的南郡藩王,而那位後來被推上了龍椅的九皇子,也還隻是個被他的父皇刻意遺忘在冷宮中的小可憐。
02
其實之後的很久,封晏舟都沒能想明白,他那日怎麼就突然來了興致,要在麵聖後,專門繞路去看一看那株據說已有千歲的古槐樹。
莫不是因為,南郡雖多有花草樹木,卻獨獨沒有槐樹,千歲的古槐更是聞所未聞?
可直到最後的最後,已然改朝換代,做了這天下名正言順的主人的封晏舟,才在某年的又一個暮春時節,獨自一人看著那些滿樹盛放的白花時,意識到,那大約便是命中注定。
是緣。
也是劫。
03
當然,此時此刻,距離那個塵埃已定的春天,尚還很遙遠。
現在的封晏舟,也不過是一時興起地走到了那棵冷宮附近的槐樹下,然後,被劈頭蓋臉地灑了一身的香白花串。
天上下槐花雨了?
封晏舟有些詫異地抬起頭,於是就那滿枝滿丫的花朵中間,見到了一個正怯生生地望著他的紅衣少年。
那少年看似十四五歲,尚未完全長開,但隻他白皙臉龐上的一雙桃花眼,便已抵得過人間繁花萬千。
所以,這是槐花仙人下凡來了?
04
仙人下凡什麼的,也不過是封晏舟在恍神間地隨意一想。
等他定下了心神,便注意到那少年身上的衣服雖不是宮中太監的式樣,卻已有些陳舊又不合身,將他的一截瑩白手腕與腳裸都露在了外麵。
少年若真是仙子,那這天上的槐花仙宮,也未免太落魄了點。
05
封晏舟目不轉睛地看著趴在槐樹上的人,正要說話,那少年就先他一步地開了口:“我,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你莫要,莫要罰我……”
那聲音如玉石叩擊般清脆悅耳,卻帶著泫然欲泣地哭腔。那少年的人更是瑟瑟發抖到,快要從樹枝上摔了下來。
封晏舟有意讓這樹上的“小仙童”不用驚慌,可封大鎮南王活了二十四載,還從未接觸過般柔軟羞澀的存在,哪怕是他那位年歲還要更小一些的侄女,都要比他麵前的這少年活潑與神氣。
“本王為何要罰你?”他普一開口,便帶著身為一郡之主的威嚴氣勢,與其說是安慰,倒不如說是更像責問。
於是,那樹上的人,一下子就真的哭了出來。
封晏舟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最後又看了一眼那正掉著金豆子的“槐花仙”,轉身走了。
他這不是惹哭了別人家的孩子就畏罪潛逃,他隻是怕他再留下來,隻會讓那少年哭得更厲害。
06
約莫是因為做了壞事,心中有愧疚,封晏舟在之後的幾日裏,每次麵完了聖,總是忍不住要去那槐花樹附近,遠遠地看上一眼。
看花,更看那樹上摘花的人。
看他用雪白的纖手將同樣雪白的槐花摘下,裝進懷中的衣襟裏,再伸手去勾下一串白花。
生於南郡,在北方民間吃食上沒什麼見識的鎮南王,在幾次盯著對方臉上露出的滿足淺笑時,都忍不住去想:也不知少年總是摘這麼多槐花,是要拿來做什麼?
然而,還沒有等他找到與那“槐花仙”相識的機會,便是驟然的山陵崩,與諸位皇子奪嫡帶來的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