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習在先,立業在後(9)(1 / 1)

霍姆18歲到美國佳利公司打工,當時該公司主要生產軍用冷暖機。霍姆既沒有大學文憑,也沒有工作經驗,但他幹勁十足,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他發現,公司在管理方麵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於是決定在這方麵下點工夫,為老板貢獻合理化建議。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和思考,他終於作出了一個改進計劃,並把它交給總經理赫艾特。其中有一條是:倡導“最後五分鍾”工作精神。霍姆早就注意到,每當快下班時,員工們都鬆懈下來,準備下班回家。為此,霍姆主張在下班前五分鍾,全廠拉一次警鈴,提醒大家全神貫注做好最後五分鍾的工作,同時,全公司的高級職員,包括老板在內,都到車間去為工人加油打氣,最後與工人揮手再見。

赫艾特對霍姆的新計劃極為讚賞,並提交董事會討論,很快得到批準。新計劃實施後,員工們熱情高漲,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使當月的工作提前半個月完成,次品率也大大下降。為此,霍姆受到嘉獎,職務也得到升遷。不僅如此,從此以後,赫艾特在做決策時,也樂意聽聽霍姆的意見。霍姆從不輕易發言,總是深思熟慮後再拿出自己的意見。

後來,佳利公司與軍方的業務終止,這意味著失去了絕大部分市場。董事長比爾打算放棄冷暖機項目,霍姆建議他不要這樣做,並保證在四天之內為冷暖機找到新的出路。接下來,霍姆苦思四天,終於想出了一個冷暖機改民用的方案,並獲董事會通過。為此,公司還專門舉辦了一個慶功會,那天,霍姆被任命為佳利公司的副總經理。再後來,佳利公司生產的家用空調機開始步入無數個家庭,財源滾滾而來,霍姆也因功勞卓著而當上了佳利公司的董事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想表達意見時,不要急於誇誇其談,最好事先為發言做好準備工作,拿出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意見。這是“立言”的關鍵。

生活中,我們要想證明自己是千裏馬,就要在立德、立功、立言上下工夫。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一個人學到了多少書本知識,掌握了多少辦事技能,不是成功的關鍵,隻有具備了美德,才具備了最大的才能。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要把“立德”做到全國揚名的地步,但至少要在本單位樹立一個好形象,讓領導、同事和下屬都稱道你的德行。如能認認真真體現自己的德行,自然會受到欣賞和重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