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習在先,立業在後(8)(1 / 1)

其實,有缺陷並不可怕,也不丟人,關鍵是你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克服不足、迎頭趕上。魯迅先生說:“真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隻有努力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地發現自我,挑戰自我,完善自我。

不抱怨,讓你更接近成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論語》

【譯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意思是說,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隻憂慮自己沒有能力。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的意思是說,不必憂慮不能得到理想的社會地位,而要憂慮達到自己理想中的社會地位需要確立何等的品格與才能;不必憂慮社會不了解、知道自己,而要力求建立自身具有值得社會認可的道德品質與真才實學。

南懷謹大師對這段經文的理解是: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最怕自己沒有什麼東西能讓自己站得起來,根本要建立。

那麼如何建立讓自己站立起來的根本呢?如果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認為三不朽的事業,這是很難的成就!這個“立”,是自己真實的本領,自己站得起來。不怕沒有祿位,怕的是自己的修養不夠。同時也不要怕沒有知己,不要怕沒有人了解,隻要能夠充實自己,別人自然能知道你。

有的人天天抱怨沒有人了解自己的本事,沒有人重用自己的才能,抱怨“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卻從不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千裏馬呢?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假如真的是千裏馬,就要拿出腳力來;老是躺在那裏等草料,人家怎麼看得出你是千裏馬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