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鄭莊招待賓客,賓客誇他年紀輕輕便學問了得,鄭莊苦笑說:“在下從前不知天高地厚,以至耽誤修習,虛度不少時光,今日想來猶有愧疚,先生就不要誇我了。”賓客感歎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不要自責太過,有些事還需自我安慰才是。”
鄭莊送走賓客,自語道:“明知自己不足,就該迎頭趕上,否則就是終生遺憾了。”
鄭莊如此求進,學問和聲望都日漸提高。漢武帝即位後,有人便推薦他,說:“鄭莊求學不止,從沒有滿足的時候,他這樣的人是不可久居下位的,否則便埋沒了人才,對國家也是損失。”
漢武帝曾當麵考問鄭莊的學問,鄭莊一一作答,沒有一點錯處。漢武帝誇讚他,鄭莊急忙道:“臣的學問淺陋,不值得陛下誇獎,陛下所問恰是臣所知道的,臣能回答無誤不過是僥幸而已。”
漢武帝歡喜道:“你能如此謙虛,足見你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朕對你十分期待。”
鄭莊先後擔任了魯國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直至升任了九卿之一的右內史。
鄭莊位居顯官,也是謙恭如常,他告誡家人說:“有些人一旦有了權勢,便要飛揚跋扈,結果招來大禍,這是因為他們太自滿了,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我雖為高官,但比我強的人還有很多,我們不可高傲示人,更不可做出違法的事來。”
鄭莊從不直呼小吏之名,和下屬談話,他也用詞謹慎,害怕傷了人家的自尊心。他讚譽士人和屬下官吏時,總是說:“我不如他們,也許是我命好的緣故,才有今日的高位。”人們一致稱讚鄭莊,把他視為自己學習的典範。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有的人“聞過則喜”,有麵對缺點和失誤的勇氣,並且努力糾正這些缺點,從而使自己不斷完善,不斷進步;有的人“聞過則怒”,對自己的一些錯失無改過之意,甚至否認存在錯失,結果,缺點和漏洞越來越嚴重,最終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