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掃淨心塵,遠離煩躁(4)(1 / 1)

一朵美麗的花朵,你可以欣賞它於萬花叢中,你也可以欣賞它的一枝獨秀……這是你與這朵花之間最完美的快樂。怎麼樣去欣賞都應是你的快樂!

得意之時莫忘形

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莊子》

【譯文】:陽子說:“弟子們記住,品行賢德而又能去掉自以為賢的想法,哪裏會不受愛戴呢?”

南懷瑾先生對此進行了闡發:人在得意之時,往往容易迷失本性,樂而忘形。他們會張揚自己,放縱自己,殊不知,得意至極時,便是危險至極時,如果頭腦不夠冷靜,表現失常,便很容易由巔峰跌到穀底。

南懷瑾先生指出,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能看到許多具有驕矜之氣的人,他們大多自以為能力很強,很了不起,做事比別人強,看不起他人。而且由於自大、驕傲,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做事專橫,輕視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驕矜對人、對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勸忍百箴》中對於驕矜這個問題這樣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諸侯驕人則失其國,大夫驕人則失其家。魏侯受田子方之教,不敢以富貴而自多。蓋惡終之釁,兆於驕誇;死亡之期,定於驕奢。先哲之言,如不聽何!昔賈思伯傾身禮士,客怪其謙。答以四字,驕至便衰。斯言有味,噫,可不忍歟!”

確實是這樣。千罪百惡都產生於驕傲自大。驕橫自大的人,不肯屈就於人,不能忍讓於他人。做領導的過於驕橫,則不可能很好地指揮下屬,做下屬的過於驕傲則會不服從領導。做兒子的過於驕矜,眼裏就沒有父母,自然不會孝順。

驕矜的對立麵是謙恭、禮讓。要忍耐驕矜之態,必須是不居功自傲,能夠自我約束,克製驕傲的產生,常常考慮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虛心地向他人請教學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