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大學,用生命逆襲未來(1 / 3)

“孤燈夜下,一個人跑,表麵上看似乎隻有你一個人孤獨的奔跑,但是在你靈魂深處,你感覺到有許多牛人和你一起奔跑。這時的你,感覺不再是孤單,而是和眾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們為實現各自的理想而一起奮勇拚搏。”

--“綠皮書”格言

“一個人不要在乎別人看你是如何的,也不要在乎自己考試成績的高低,而是要看這件事本身你做的是不是足夠好,是不是盡力了,是否能用這些努力讓自己安心接受一切結果。”

--英語老師

“誰也不是天生就什麼都會的,都是在學習中成長的,你不會就問,這樣才能成長。不要遇到什麼事情就想辦法逃避,勇敢點。”

--實習生涯第一任老板Isabell

1、每個人的開學,都有失望與迷茫

2004年的9月的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奔向我的大學的火車,停在了一個“大風一年刮兩次,一次刮半年”的東北小城。招生簡章上說,我的大學,是一個依山傍水小橋流水嘩啦啦的地方。可是我入學的時候,學校還沒有像招生簡章上畫的那樣美好,到處都在大興土木,小橋沒有,流水還是個土坑,連學生宿舍都不夠,有點招猛了。我被分配在校外的臨時房子裏,一個房間十幾個床鋪,比我高中還要淒慘。對於一個對大學生活充滿各種幼稚的幻想和期待的小萌女(請大家努力聯想曾經的我有多萌多可愛)來講,眼前的景致讓人眉頭一皺,著實沒有勇氣迎接未來。

我是一個文科生,被化學係的“環境科學”專業錄取。這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暢想未來的專業。曾幾何時,有親戚問起,我媽總會以“未來環境愈發重要,地球變暖,二氧化碳”等話題入手,以表示我這個專業具有重要的未來意義。我去辦理入學手續,順手將師姐正在研讀的一本教科書拿起來看,瞬間呆掉了。我看見了整整一本書的化學方程式,趕忙阻止了我媽交錢畫押的手。我當年理轉文,就是因為背不會也理解不了化學方程式啊,未來之路,咯噔一下,瞬間陡峭了起來。

我媽奪過書看了一眼便明白了大概。隻見她提上我的檔案,帶著我,噔噔噔噔走向了校領導辦公樓。接待一個牛逼的母親和一個看上去還很蒙昧的孩子的,是一個腳踝骨折的領導。我媽分別從國家的高度,到孩子的未來,從教育的本質理念,到學校的辦學宗旨來闡述我必須轉專業的理由。領導拖著石膏腿腳急促的躲到另一個房間,我們又跟過去……幾個來回之後,領導筋疲力盡的說:“這個孩子應該轉到法律係,中文係也得屈才了。”

為什麼要選中文係呢?我媽說因為中文是萬金油,而我覺得因為簡單,讀兩本名著就可以畢業。一個18歲的呆逼小孩兒,哪有什麼遠大誌向和內心喜歡可言?

那天夜裏,我非常憂鬱,感到各種不順。本來學校就不甚喜歡,專業更加不甚歡喜,連著名的東北菜豬肉燉粉條食堂都沒得賣,想到第二天我媽就要回家去了,以後的四年我就要一個人在這個天天刮風還沒粉條的地方獨自生活了,心情就更加難過,竟然坐在宿舍樓的草坪上嗚嗚嗚哭了起來。越哭越大聲,哭了好久也沒見有人來解救我,這個學校的人真是太冷漠了,於是站起來走出宿舍區去外麵一個人散步。這個學校的夜晚,因為有師姐們的地攤而顯得熱鬧一些。我一個人安安靜靜的走遍了整個校園,包括那些漆黑的沒有人煙地方。我有些困窘,我一直憧憬的大學,原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我要在這個90%都是本省學校的學校裏,像一個異鄉孤獨的而受驚的小鳥一樣,慢慢挨過四年。

那時候的我,像很多人一樣,眼前這個與心裏差距太大。經受了12年的應試教育,以及來自老師與家長對好同學的優待與差同學的放棄,我想,也許我的一生就會這樣平庸下去了吧。就是因為高考沒考好,我以後也不會有機會進入好的公司實習,也就沒有好的工作,也賺不到錢買好多自己想要的東西,也就沒機會認識好老公……可見我是一多深謀遠慮又目光長遠的孩子啊。很多人安慰我,有大學可上,總比班裏那些還要去複讀,或者成績不錯隻是因為沒拿到想要的offer而去複讀的同學要好多了吧!其實我也複讀了,複讀了十天,扛不住再一次學習那些已經熟悉但永遠不想再深究的知識點而逃離了。盡管如此,誰會介意得到更好呢?

2、成功不成功不在於去哪所學校上學

成功不成功不在於去哪所學校上學。這句話聽起來很站的說話不腰疼,出身名校的人都會說,可他們卻可曾知道普通高校,甚至三本院校的學生想要爭取一個機會所要付出的辛苦?對於我來講,不是不相信這句話,而是如果成功不在於去哪裏上學,那要怎麼去成功呢?所有的老師都曾告訴我們,要上重點,考名校才是唯一的路,難道還有別的路嗎?12年的學校教育讓我好像不那麼相信自己的力量,是真的壓根沒想過。

閑來無事又心情鬱悶的夜晚,我一個人溜達在擺滿地攤兒的校園裏,蹲在某個攤位前掃了一眼學姐的各種鍋碗瓢盆書,挑了一本綠皮的《XXX精神》(後文簡稱“綠皮書”) ,抖抖書上的灰塵,付了三塊錢,又跟沒魂兒一樣溜達著回宿舍去。那時候的我,已經被父母和老師教育的完全不相信“精神”這樣的字眼了,感覺高考失敗一切就都完蛋了,常常人在這裏,心已老去。精神,也許就是這個當時我已經不相信的字眼,讓我買下了它,準備挨過學前教育的十天吧。這本書裏的每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從一窮二白,沒底子沒背景沒後台沒幹爹,經過個人努力的奮鬥,不抱怨社會,不埋怨不公的努力,讓自己的生命發生質的飛躍的故事,一個比一個悶騷,一個比一個苦逼,一個比一個“糞發塗牆”。比如年三十兒沒錢回家,跟掃地大媽同吃一碗餃子的;在國外被欺負被鄙視發憤圖強為國爭光的;被排擠被打擊被勾心鬥角明爭暗鬥依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等等。用現在的話來講,這本書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一碗心靈雞湯,如果說有什麼特別勵誌的感覺的話,那就是好多碗的心靈烏雞湯,活血化瘀,補血養氣,安神補腦,滿血複活!

新生培訓的那一周,我天天躺在床上,坐在凳子上,蹲在馬桶上懷著“天將降大任於斯我也”的心情閱讀這本書,新生培訓、領導講話、與新同學手拉手心連心活動完全比不上眼前這本書對我的吸引力。我認真閱讀了每一個文章,感覺他們曾經的苦痛和鬱悶,就是我現在的心靈寫照!而他們光輝燦爛的現在不就是我奮鬥的方向嗎?我一咬牙一跺腳,把其中對我有點刺激和激勵作用的警句用紅筆寫在名片大小的白紙上,再把它們都貼在寫字台前的白牆上。為了給每日誦讀帶來一些美感,我還特意把他們貼成了一個大蒲扇形。

我整個生命的小宇宙,每天被這本小書上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句話點燃一次,這本書好像是上帝專門丟下來故意讓我在最合適的時間裏撿到的,裏麵每句話每個故事仿佛都是專門給我說的一樣。那時的我,和今天很多同學一樣,不管去哪兒,都覺得學校不好,對未來四年的專業毫無期待。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陌生,聽著東北話就仿佛自己被丟到了很遠的地方。 天啊,這是東北啊(不是歧視東北,就是覺得好遠),就是最好玩的那個《鄉村愛情故事》集散地啊,但是我從小都沒覺得我會來到這個地方,而且還要過整整四年。但無論如何,這也是自己去高考得來的啊?抱怨又有什麼用呢?

每天埋頭看書背單詞學專業課煩躁的時候,一抬頭就能看到這些紙片;每每心情低落,抱怨這連個省會城市都不是的時候,我就“慫了吧唧”的朗讀那些“牛x哄哄”的句子,以此讓我即將墜落到地板的小心髒有個襯托。

“隻要你認準一條路,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成功不成功不在於去哪所學校上學,而在於對自己未來的看法保持怎樣的心態和怎樣的追求精神。”

“我覺得首先應該用於接收命運的安排,隻要不浪費時間,不斷確立目標並努力實現這個目標,不斷提高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在不斷提高自己的過程中,心中的某種失望也就消除了,關鍵是不要浪費時間。”

“做人成功有兩個因素:一是要具備真才實學,而是要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強者,不需要命運的特別眷顧,隻要給他一個平等公正的環境,他就能迎難而上,挑戰自己的命運。”

讀書十二年,我仿佛探索到新大陸一般的發現,原來普通人的平凡命運,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再一次改變的,而且可以改變的各色奇葩應有盡有,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單調而狹隘的相信老師說的高考一錘定音的說法。父母更是如此,他們認為高考決定一生,高考之後孩子也就這點能耐了,之後所有的努力和奮鬥都屬於“瞎折騰”,無論你怎麼解釋和立誌,都抵不過父母的一句“我還不知道你?”每一個父母都曾對孩子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宏偉希望,但到真的可以展翅飛翔的時候,又不相信孩子會真的像龍鳳一樣出人頭地。至於早年的各種夢想和期待則不抱有什麼願景了,甚至懷有打壓和鄙視的嫌疑。可事實上,沒有什麼,比來自最親近的人的不屑更令人痛苦,甚至是絕望。

我從來沒有想過大學以後的路,我一直覺得如果上不了很理想大學裏,隻要好好學習,考上一個牛x研究生,就能有出息吧!但是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很多強勢又漂亮的未來之戰 ,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裏,充滿勇敢、堅強、信念、力量。那幾天,我每天都活的心潮澎湃的,再也不覺得我的學校不好,專業不好了,如果書裏的那些比我更加淒慘和不被相信的人都可以成功,那我為什麼不可以?書裏有一句話,叫做“如果環境不動,我自己走。”我姑且還不清楚學校的實力和能力,但是我明白,我必須自己走,甚至,自己跑起來。我不能依靠學校,依靠老師,我必須用自己的速度和力量,衝到我想要去的地方去。

我突然很奇怪的對自己產生了莫大的信心,感覺每天自己的電量都會上升一格,小宇宙一樣的能量蹭蹭蹭的在我身體裏爆炸開來。我提筆寫了一封非常不自量力的信給我媽,說我要努力學習,考上北大的研究生!我相信,我媽到今天都不知道,那些日子裏,我的生活裏發生了什麼。雖然我後來並沒有去考北大的研究生,但是我真的開始相信並篤定我自己的未來,連吃喝拉撒的都精神抖擻了起來。

我依然在低穀和彷徨的時候翻看這本書,被我翻的封麵的塑料膜都破掉了,今天拿起來看,內頁都黃了,但是依稀不變的是當年畫上去的那些藍色和紅色的筆道兒,那些改變了我整個人生和性格的那些話。我相信我爸媽一定會很憤恨這本書,把我從一個乖巧懂事聰明伶俐的小女生變成了一個乖張霸氣不管不顧無組織無紀律自由散漫的星爺。

那之後的某天晚上,新班級的班長可算在宿舍逮著我了,進門跟我講:

“有個大學生心理學的書要一起買,18塊錢,就差你沒交錢了。”

我騰的一下從床上坐起來--“什麼書?誰寫的?”

“咱係裏的老師。”

“哦--我不要。”我撲通又躺下了“這是集體買,強製的,除非是特困生。”班長在下麵急的跳腳“你告訴他,我家特困,沒錢買。”

班長鬱悶的關門走了,我突然覺得自己變了!這件事很小,但這是我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學會拒絕了。讓我這個從小都聽老師話聽父母話的乖小孩,開始閃現出一點點叛逆的元素,我的聽見了我內心的聲音,我生命的小宇宙,正一點點散開……

3、大學伊始,用生命逆襲自己的未來

提起英文,似乎是每個大學生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個從初中就不太好的人來講,想要在大學這個沒人管的地方學好英文,好像有點不太現實。大約是受了那本書的影響,那時候的我,覺得學好英文就是大學前兩年裏最重要的事(事實證明真是如此)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這第一起,先從大學四級開始吧。

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大學四級長什麼樣子,隻能看到烏泱泱的各種參考書,我連考試分哪幾個部分都不知道就強迫自己報了一個大學四級的社會輔導班。說是強迫自己報名,其實就是有點虛榮心罷了。大一研究四級,聽起來很唬人的而感覺。東北大雪紛飛零下二十多度的每一個周末清晨6點,我忍痛麻溜兒起床,坐公車到這個小城市裏的另一個大學裏去上課,下課後去給一個高三帥鍋小朋友做家教,之後走回學校來。那時候流行三首歌《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和《十年》,我每天在路上都會聽到各種街邊帶著滾筒棒兒的理發店裏放這三首歌,聽了我整整一個學期。現在偶然聽到這三首歌,心裏都跟過敏似的突突突突的跳不停,那些寒冬裏走在某在小城市街道上,聽著路邊不斷放歌的畫麵清晰的閃過,想想在東北那兩年裏最熟悉的就是早晨天沒亮和夜晚黑漆漆的畫麵,有時候會特別懷念那種為了一個小目標不管不顧的勇敢。

那些課堂,對於我這個連四級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來講,簡直是生不如死,困頓不堪。比起周圍那些師兄師姐,我完全隻能記筆記,單詞都來不及背,就要被拔苗助長分析題庫。上課八小時,我瘋狂的記筆記,然後用一周的時間翻各種題庫去理解老師講的是什麼。我無數次對著書本自言自語:這都什麼玩意兒。我不是什麼英語達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去學英語,隻能上課下課帶帶著英語書到處跑,去自習室,去圖書館,去教室,去食堂。有時候我會覺得,人生苦短,必須性感,學這些個東西有什麼用啊!為什麼我的同學們在同樣的時間可以睡懶覺、上網、談戀愛、購物、在這個新鮮的小城市裏到處玩,把自己喂得白白胖胖,而我卻把自己的虛榮心逼到山頂下不來,半年瘦掉20斤?

四級單詞書前前後後買了三本,也沒有完全背完,就匆忙上戰場了。低空飛過的感覺不錯,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大一就能考過很牛x呢,因為隻有英語成績好的同學才能大一考四級,剩下的必須等到大二考。可是後來不久我知道,好多名校同學高中就過了四六級,嚓,我真是個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