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不算很厲害的成績?再來看看林則徐來廣州之前,兩廣總督鄧廷楨的工作成績。鄧大人在林則徐來之前,收繳煙土煙膏46萬多兩,民間自發上繳的是17.4萬兩。不算煙槍煙鍋什麼亂七八糟的,光是煙土煙膏,大約折銀63萬兩。
林大人發動的這場聲勢浩大的人民禁煙戰爭,不敢說收效甚微,至少也是成效不大。他把禁煙的主角放在了老百姓身上,效果比起鄧大人把目光放在走私犯身上,自然效果不大。何況鄧大人自己就是煙販子,比林則徐更了解煙販子的運作情況。而且,林則徐如此大規模的擾民,也已經傳到了道光皇帝的耳中。
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對此就很有意見,他對道光皇帝說,林則徐禁煙,把重點放在了吸煙者的身上,吸煙定罪比販煙的還重,有點不近情理。而且收繳上來一些煙槍煙鍋,其實就是充數。煙槍煙鍋沒有了,難道不能再造?再說了,吸鴉片煙的時候就算沒有煙槍,隻要想法兒用火燒,怎麼吸都是一樣的。鄧大人在廣州也報怨說,沒收煙槍就好像不許人喝茶而收走茶杯,人家隨便找個碗啊盆啊什麼的,也一樣能喝,這根本就不是禁煙的辦法。
道光皇帝指示林則徐,從今往後,不許拿收上來的煙槍煙鍋充數,要查就查鴉片煙。
林則徐為了禁煙,把治安的權力都委托下去,搞得鄰裏雞犬不寧,實在不是明智的方法。而且禁煙就要杜絕販煙,現在的這種做法也有點矯枉過正,不值得提倡。後來事實證明,權力下放容易,收上來就難了,廣州附近幫會林立,長期私刑泛濫,動不動就逮捕、查封、判刑,於是整個廣東,成了舊中國地下勢力最發達的省份。
林則徐是急了,他想一下子就把社會風氣扭轉,憑一個人的力量去改變廣州全城,甚至是整個廣東的風氣習氣,一次性全省戒煙,全民戒煙,雖然方法不可取,但用心是好的。道光皇帝用他,也正是用他的這顆剛正不阿的心。
可是這種禁煙方式,卻導致了民怨沸騰,老百姓覺得禁煙就應該從貪官汙吏抓起,不應當把重點放在百姓身上。應該抓鄧廷楨鄧大人,他本人就是一個大鴉片販子。老百姓在兩廣總督衙門的牆上寫了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