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無神論與美國(1)(3 / 3)

第五,機械係統和自然係統(包括生物係統)是非常不同的。一堆零件不可能自發組成一個手表,並不等於生物大分子就不能自發組成生物。

【不管怎麼說,宇宙是這麼複雜,它不可能自發地產生,一定有一個創造者,這個創造者就是神。】

首先,科學界已普遍接受,進化論可以令人滿意地解釋宇宙的來源,宇宙是由簡單到複雜一步步進化來的,而不是一下子產生的。

其次,如果複雜的宇宙需要一個創造者,能夠創造出複雜的宇宙的創造者一定更複雜,那麼又是誰創造出了這個更複雜的創造者?如果說這個更複雜的創造者是天然存在著的,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認為較不複雜的宇宙也是天然存在的?為什麼要在“宇宙”和“天然存在”之間憑空塞進一個更複雜的創造者?

【我也曾經是無神論者,但是現在我是虔誠的信徒!】

那又如何?人與人不一樣,個人的經驗沒有任何說服力。有史以來,有從無神論者變成虔誠的信徒的,也有到死還是無神論者的,更有從虔誠的信徒變成了無神論者的。後者是不是也可以對著你嚷道“我也曾經是虔誠的信徒,但是現在我是無神論者”?

【無神論難道不也是一種宗教?】

在回答這樣的問題之前,必須先弄清楚“宗教”的定義。我們一般地把宗教定義為相信和崇拜超自然、超人間的控製力量。無神論不相信更不崇拜任何超自然的力量,顯然不屬於通常意義上的宗教。如果為了把無神論也包括進去,而改變“宗教”的定義,那麼科學、政治、體育等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都會變成了宗教。

【就算無神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那麼它難道不是跟宗教一樣,也是一種信仰?】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也必須先弄清楚究竟什麼是信仰。

信仰首先要有“信”。對於弱無神論者來說,他們僅僅是不信神的存在,因此不能說那是信仰。如果要狡辯說“不信”也是“信”,那就等於說“沒病”也是“病”。強無神論者相信神不存在,有了“信”,比較接近於一種信仰,但也未盡然。我們所謂的“信仰”,一般是指沒有任何證據(甚至有反麵的證據)就完全地、確定地相信某件事,但是即使是最強硬的無神論者,在討論神的有無時,首先強調的也是證據的重要性。

我們在做判斷時,無法完全依靠證據,而總要相信某些無法證明的假設。即使是最重視證據的科學,也有某些無法證明的假設,比如它假設任何觀測者所觀測到的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但是,科學並不因為相信這樣的假設而成為信仰。無神論采用盡可能少的假設,事實上,無神論的假設可以說跟科學完全相同。如果說無神論是一種信仰,那麼,科學也就成了信仰,而這是一般人所無法同意的。

【你既然不信神,人生不就變得沒有目的?】

人類的存在純屬偶然,他隻是“存在”著,本身並不具有目的。但是個體的人生可以有目的、有意義。許許多多的無神論者都為自己的人生設定了目的,而過了或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我們不追求死後的幸福,而隻追求今世的幸福。我們不追求永生,但也可以力圖在人類社會中、人類曆史上留下美好的印記。

【生活中受到打擊的時候,無神論者怎麼安慰自己?】

親人、朋友、寵物、工作、學習、文學、藝術、冥想、體育、心理醫生……是的,我們沒法靠信神而獲得安慰。但是,難道僅僅為了能有個安慰,就必須相信虛妄的存在?

【無神論者是不是不道德的人?】

這取決於你如何定義“道德”。如果像是在某些國家,把信仰神當成了一種道德,那麼無神論者的確是不道德的人。但是,在一般意義上,道德指的是某個特定人類社會的行為準則。無神論者跟有神論者一樣,或者為了能夠在社會上成功,或者為了受人尊敬,或者因為害怕受到法律的製裁,或者隻是出於良心,同樣要遵循道德準則,並不比有神論者更不道德。大多數的無神論者可能會遵循與有神論者一樣的道德準則,隻不過出於不同的原因。我們遵循這些準則,不是為了取悅神或害怕神的懲罰,而是因為認為人類社會必須有這些準則才能正常運作。

道德並不是神的恩賜,而是人類社會正常運作所必須具有的,乃是人類的自身關懷,所以,人類雖然不是神創的,同樣有道德可言。同時,我還必須指出,許多以神的名義所強加的“道德”(比如基督教的一些道德)都是不人道的,在我看來反而是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