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這本看起來有些殘念的書我寫了好幾年...
雖然有很多摸魚之處,作為第二版,或者說初版,如果真的想好好講清的話,想講好一個故事,可能還是要從頭到尾的修改啦。
畢竟,這本書一開始我是沒有答案的,我是靠著這本書,消化我自己的思考從而找到答案的。
落在文字上,或許很多結構就不可避免的有了破綻,畢竟我是想寫輕小說的,雖然撲街了,或也不至於特別的將所有邏輯寫清。
嗯。
這本書的主要角色有四個,如果有人讀過真正的最初版的話(當初的7個讀者之一),應該會發現和那版相比角色減少了,並且可能似乎也許大概有了軸心。
這是因為當前的角色其設定不是某種習慣的人設,那種習慣性的人設在決心打破的時候根本就沒了!這麼說可能有點混沌……就好像穿越者穿越前有多少錢,穿越後都不作數,作者額外設定另算,總而言之這樣的感覺,所以這四個角色其實是四個思路的總結。
然後,很明顯的,在很早開始,其實隻有一個思路是明顯的重點的樣子。圍繞著這一個重點,我大概也許已經差不多明白了二元論,額,雖然和笛卡爾先生的理解有好多出入,或許已經可以認為沒什麼關係了。
我不該用二元論這個詞。
中途到之後的時候,我試圖實驗並從邏輯上證明一些東西,為這個世界上我身邊的人認為的道德確立根本。
比如說,“不能自殺”,從大概兩個方向,一個是自我的角度,借用了龐家萊回歸之類的概念,但實際上並不是借用這些概念的本真,而是借用這種邏輯。總而言之,就是“想脫離苦海之類的自殺了,如果沒有買彩票次次中頭獎的運氣隻會踏入新的更糟糕的苦海哦,完全不合算”這樣的。當然像是什麼81樓跳下生還之類的半死實例,能嚇到一個算一個!另一個是社會的角度,嗯,社會社會,我所謂的社會包含的概念,或許用“現實”或者“世界”更妥當?當產生這樣的想法時,自身處於社會的法則之下,其本身必然是不可自殺的,或者說,想要自殺的想法就會證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而有自殺的社會必要時從邏輯上就必然不會想要自殺,這樣的感覺。實際上邏輯要更為複雜,老實說我真正嚐試的邏輯論證已經讓我的電腦桌麵變成了垃圾場……對此感興趣的隻要記住一句話即可:不論數學好不好也不論為什麼,自殺絕對都是錯的。
當然這錯誤很多時候可以諒解,也有些時候不可以諒解。勸告生者的時候就不考慮“死者”啦,他們受到代價的理論周期比太陽的理論壽命還要久太多......
這是其中幾章的核心。
但實際上所有章節都貫徹著一條核心,也是我整篇探索的最根本的Методология。老實說是前人曾說過的,而我通過這整個寫作過程才勉強覺得自己稍微理解了一點……也就沒有寫出來的自信。如果足夠有天分的人可以寫出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