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3)

在長鄴市冬季人代會上,普運哲以絕對優勢的票數正式當選為長鄴市市長。從此長鄴市的宣傳媒介報道普運哲的行蹤時,市長前麵的“代”字不見了。普運哲終於如願以償。他在就職演說中向長鄴市民許下十條諾言,其中也包括了關於長鄴市應盡快種植草坪的問題。他說:一個城市人均綠地的多少,無疑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尤其在幹旱少雨的城市,種植綠地就更重要。普運哲的十條諾言引起全體代表的陣陣掌聲。

司機小劉勸普運哲趁機換換車,小劉說他那輛“皇冠”對於一個市長雖不遜色,但那次在西縣市長自己開車外出時,車底盤被撞壞幾處,消聲器也已斷裂,這車就隱藏了後患。現在這輛“皇冠”一直放在車庫裏,辦公室臨時為普運哲安排了一輛舊桑塔納。普運哲堅持不肯換車,他對小劉說,新市長還是坐老車得體。他讓小劉專程到北京去大修那輛皇冠,並說修不好就坐桑塔納也未嚐不可。後來車還是被小劉修好了,又在長鄴市大街上跑起來。

市長去掉“代”字後,普家倒沒再有過大熱鬧。市長還不斷提醒市長夫人,從此待人處事要更加謙遜謹慎才是。他提醒她時刻不應忘記,他的“代”字的被取消,隻能意味著他應該更好地為長鄴市人民服務,而她作為市長夫人,一舉一動都關係著他的形象。

葛佩雲很能領會丈夫的意圖,在單位遇有向她表示不適當的“抬轎”奉承時,葛佩雲便說:“哎,可不敢這麼說,市長也是為人民服務的喲,隻是工作分工不同。”她仍然保持著她先前的本色,甚至風雨衣也不穿了,腳上又變成了布鞋或球鞋。還經常走路上班,連公共汽車也不坐了。外辦同仁經常看見葛佩雲一身短打扮,風塵仆仆上班來。

一天,葛佩雲又行走著去上班,在一個丁字路口處發現堵了許多車,再走近時,便見不少行人正擁在馬路中央圍觀什麼。原來這是一起車禍:一輛外縣進市送菜的130卡車,拐彎時撞倒一個騎自行車的男人,葛佩雲多事地擠進去便看,見騎車人仰麵朝天七竅出血地斷了氣。他的一輛舊“28永久”自行車被撞得前後輪子擰了麻花。葛佩雲自覺這車這人她都有些眼熟,再近前定睛看時,那位七竅出血的男人原來是白已賀。車,當然就是幾次進過她家的那輛。這車曾馱過她家的啤酒和椰汁。

警察正在翻著遇難者的衣服口袋,企圖從中找到些關於他身份的證明,但是卻一無所獲,死者口袋裏除了幾張零錢外,什麼證明也沒有。葛佩雲見此情景本來就要上前作證的,她扒開人群三擠兩擠之後,忽又止住腳步。還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假如警察要問她是誰呢,她總不能說她是市長夫人吧。

葛佩雲收住腳,從人群中退出,並掩麵而去。在單位她也沒有提起大街上的事,但心中卻止不住一陣陣暗喜。她想,老天果真有眼,普運哲的市長和白已賀的死,對於普家無疑是個雙喜臨門。一時間那底片也像隨著白已賀的消失而消失了一般。

死者終究會被弄清身份的。第二天的《長鄴日報》就報道了死者的姓名、身份和生前單位,還特意提到死者家中僅留下一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葛佩雲手拿這張報紙,才又覺出幾分傷心:現在她就像突然失去了一個夥伴。尤其在她想到那個可愛的女孩,甚至還暗自落了幾滴眼淚。白已賀的一切未完事業,竟成了白已賀的遺願。她決心讓那孩子進入“愛華”。下班時,葛佩雲又專程來到白家。白家的喪事已畢,白已賀的照片披著黑紗掛在他那個小門廳。葛佩雲想,這一定是這孩子的主張。這就更增加了她對這孩子的同情。有幾個鄰居(或者白已賀的同事)正對這孩子說著可說可不說的安慰話。

這本是葛佩雲和白銀的第一次見麵,她聲稱自己是白已賀很早以前的一位同誌,她是從報紙上得知這個不幸的消息後特地趕來看望白銀的。但仍在悲痛中的白銀對葛佩雲的到來顯得十分感激,她悲痛著說,她會堅強起來的。葛佩雲拉著白銀的手說了不少安慰她的話,擰著鼻涕離開了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