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原意是想用郭子儀為主帥,但他又仔細考慮,郭子儀隻是一個節度副使,不說指揮傲慢的府軍,就連邊軍也鎮不住,這一點,他甚至連高仙芝也比不上。
首先是能否領兵,其次才是打仗、謀略,得了高仙芝的一次教訓,李隆基也清醒過來,楊國忠的建議無疑是及時的,也打動了李隆基,但唯一的疑慮是哥舒翰能否掌握兵權,他容易削去哥舒翰的節度使大權,現在又將河西和隴右的兵給他,是不是有點諷刺呢?
“陛下,臣反對楊相國的提議!”一名大臣從左班站出,卻是禮部尚書裴寬,他是唯一個沒有簽名反對李豫立儲的尚書,他原來也是支持永王為儲,那是因為他不喜歡李亨的刻薄寡恩,也瞧不起李琮的虛偽陰毒,別的皇子他也看不上,但隨著時間流逝,他慢慢地看透了李璘,其實是一丘之貉,虛偽刻薄,若他為太子,將是大唐的不幸,正如李清當年一眼看中李豫一樣,裴寬也非常喜歡這個仁孝寬厚的皇長孫,他堅決支持李豫為儲君。
他是老於世故之人,他看出了楊國忠的奏請中所包含的禍心,當即出言反對。
“陛下,哥舒相國雖然驍勇善戰,但他身為左相,又兼任戶部尚書,日理萬機,若他領兵出征,恐怕會影響朝廷政務,所以臣並不讚成!”
言外之意他也是在提醒李隆基,既然好容易才用左相和戶部尚書換了哥舒翰的讓權,現在再還軍權給他,是否有點太冒險。
李隆基聽出了他的意思,便淡淡一笑道:“那裴尚書可有什麼好的人推薦?”
裴寬微微一笑,他比出兩個指頭,“陛下!臣有兩個人可以推薦。”
“你說!”李隆基身子微微前傾,顯得十分有興趣。
“第一個人臣推薦安西節度使李清,他給陛下獻的平賊三策,臣極為讚成,尤其是發動天下人共討安賊,臣以為這是擊中了安賊的軟肋,逆民心而為者必為民所顛覆,既然李清能看出這一點,足以見他高明之處,所以讓他來為主帥,正可與安祿山匹敵。”
“那第二個人呢?”
“臣的第二個人是羽林軍大將軍王承業,他德高望重,在軍隊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又多年護衛陛下,忠心可鑒,老臣在太原曾與他相交多年,知道他用兵謹慎,行軍穩紮穩打,用他來為帥,正合當前的局勢。”
裴寬提出的這兩個人,李隆基略略有些猶豫,李清的平賊三策好是好,但他本人資曆稍淺,恐怕不能服眾;而王承業則相反,他資曆太老了,與其說他用兵謹慎,不如說是畏手畏腳,充滿了暮氣。
就在李隆基沉吟不語之時,楊國忠與哥舒翰迅速交換了一個眼色,楊國忠立刻上前又奏道:“陛下,對李清的安排,臣有一個更好的建議!”
“什麼建議?”李隆基瞥了一眼,心中生出一絲警惕。
楊國忠微微一歎,異常擔憂地說道:“陛下,臣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兩件事,一是安賊謀逆,二就是吐蕃寇邊。”
他此話一出,立刻在大殿上引起一片竊竊之聲,楊國忠這句話切中了時弊,朝廷將河西、隴右之邊悉數抽來關中,邊防空虛,一旦吐蕃寇邊,後果不堪設想。
李隆基點了點頭,這也是他最擔心的,可是陝州一敗,他也不再相信積弱的府兵,隻能從隴右、河西抽取有戰鬥力的邊軍以對抗安祿山的鐵騎。
防止吐蕃寇邊,這也是今天的一個主要議題,見楊國忠提及,李隆基便急忙問道:“那相國有什麼好建議?”
楊國忠捋須一笑,“臣為此事想了很久,西域現在隻剩下李清手上的安西及北庭兩軍,現在西線無事,可調其中一軍來補充河西、隴右之缺,石堡城又在我們手上,雖然進攻吐蕃不足,但防守卻不成問題,所以臣保舉壽王李瑁為隴右道觀察使,但壽王領兵經驗不足,所以臣再保舉李清為副使,負責全麵防禦吐蕃之責。”
大唐共分為十道,其中隴右道的麵積最為廣袤,從隴右以西一直到大唐的西部邊境都是它的管轄範圍,但這僅僅隻是一個地域劃分,從開國至今,從來沒有一個人來掌管過如此遼闊的疆域。
楊國忠從楊貴妃那裏得到消息,李隆基已經在考慮派諸子實掌天下,所以他的幕僚便給他出了這個主意,以分李清之權。
從表麵看,這個策略極為高明,可謂一箭雙雕,既能防吐蕃,又能削李清之權,但任何事情都是雙刃劍,李隆基的想法卻又比楊國忠更深一層,他極擔心壽王李瑁長於深宮,恐怕他不是李清的對手,不但起不了什麼作用,反而讓李清的勢力趁機伸入河西、隴右,從而讓他坐大,可換別的皇子,其實也是一樣。
“罷了,就算沒有瑁兒,他不一樣能長驅直入嗎?他既然能出平賊三策,說明他還是忠於我大唐,且試試看吧!”
李隆基也想不出更穩妥地方案,他當即應允道:“準奏!傳朕的旨意,封壽王瑁為隴右道觀察使,李清為副使,全麵負責防禦吐蕃之責!”
這是開朝會到現在唯一做出的決定,有了這個決斷為基礎,其餘之事李隆基便更容易下定決心,楊國忠見李隆基準奏,心中大喜,他急給哥舒翰,意思是:‘下麵就看你的了。’
這時,哥舒翰出班,他站在玉階下慷慨激昂道:“陛下,臣才識淺薄,當不起元帥一職,臣願意辭去左相之位,以一老卒的身份趕赴戰場,親手斬下安祿山那狗賊的人頭,以平陛下之怒。”
他這個表態極為及時,此時李隆基心胸已開,便不再忌諱哥舒翰領兵,再者,有邊令誠為監軍,也不怕他有異心,李隆基當即道:“愛卿既有為朕殺賊之心,朕為何不成全於你,傳朕的旨意,封左相哥舒翰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加封尚書右仆射,率大軍赴潼關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