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趁著董峰的一次失手,竟然落井下石,逼得董峰在場口混不下去,離山而去,下落不明。
那事鬧得場口上雞犬不寧,人們紛紛指責糯邁,但是,糯邁一不做解釋,而不做道歉,反而說眾人虛偽!一時間,場口上一百多號點玉人,都跟糯邁斷絕了關係,不跟他往來。從那個時候起,他就徹底拋棄了董峰給他起的漢名董明月,改回自己的景頗名字勒派糯邁。
點玉人本來都是冤家,同行嘛。彼此不往來,到落得清淨。
但是,有一點需要從實際角度考慮。
那些山外前來投資翡翠,盼望著挖出好翡翠的老板們可不會管你人品怎麼樣,他們看得是技術。
誰能點出好翡翠來,誰就最厲害,就請誰!這是他們的邏輯,跟一個人的人品完全沒關係!
他們來這裏,圖的是賺到翻倍的錢,賺到了就走,誰也不會在這裏過一輩子,管你人品好不好呢!
所以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群”都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也有自己的利益。不同的人,在一件事情上的觀點、喜好都有所不同,這都是正常的。“和而不同”才能彼此相互融洽的生活,不然,日子也就隻能在打打殺殺裏過了。
打打殺殺是誰也過不上好日子,和而不同才能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在這裏我不得不大讚中華文明的高明之處,直接就是人生的頂級水平,難以超越,無法反駁!
我跟他也沒有交集,更沒有來往。畢竟是在同一場口混飯吃,麵還是要見的。
這個人牛氣的很,看人的時候都是翻著眼睛往上看,用那白眼珠瞅人的。所以,估計人家也沒有把我這初出茅廬的小子看在眼裏。
這都沒關係,別人看不上看的你,那都不重要,關鍵是你得看得上自己,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隻有抱著這樣的想法,才能有一天不得不讓別人看得起你。
他跟大嘴巴來這裏,八九不離十,就是為了響應約翰周尋找妖玉翡翠的。
他敢去,也合情合理。
糯邁在場口可以說是眾叛親離,除了他的老母親從不嫌棄他之外,幾個兄弟姐妹,包括他父親都因為他那樣對待董峰而跟他斷絕關係。
另外,他沒有成家,不是沒有財力,或許他是覺得家就是一個累贅,有不如沒有。
沒有任何顧慮,也沒有任何情感上的負擔,除了錢能激起他的欲望來,什麼都幹擾不到他,確實挺可怕的。
他要去,完全可能。
但是,約翰周總不會帶上兩個點玉人前去吧?不會,不會!行內就沒有這個先例!
點玉都是單槍匹馬,不能讓另一個點玉人在場,一是怕學去精華,二是誰也不服誰。還沒有開挖,兩人必定抬起杠來,一旦挖了,誰更高明,立分高下,贏的人固然是意氣風發,但輸的人也會一敗塗地,再無顏麵混下去。
這跟沙場上兩人對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是一樣的,雖然不見流血,但殺死的是人的靈魂,輸的人即便離開,也將一輩子活在陰影之中。
贏得的人雖然一時光彩,但也注定被人挑戰,再比再戰,總有一次失手,於是也重走了此前輸了一方的心裏路程。到頭來,沒有一個贏家,都是輸!
因此,在點玉人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不比高明,不點一處。
所謂不比高明,就是不管什麼場合,分清主次。比如說,有人請了一個點玉人前去點玉,那不管怎樣,點玉之前,不能發表任何看法,點完之後,好壞莫評論。
那不點一處就是同一處地點,不會有兩個點玉人去看。選定了地點,如何開口,開口後又是什麼走勢,一個點玉人說了算,不論成敗,沒有第二個點玉人會從這個開口處再提供意見。
這兩條,都是為了避免互相殘殺,導致行裏內訌,最終自我戕害的惡果。
這麼看去,你說糯邁做的事情,是不是惡事?他壞了自己的人品,還壞了行規,真想不透怎麼他還能如此逍遙地在場口混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