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吉原”部落(1 / 2)

“吉原”部落(文中所有的名字都是取得諧音)是一個待人非常和善的部落。據李教授說,“吉原”是一種大鳥的名字。不過,這種鳥早就已經滅絕了。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見到這種鳥的實際樣子,但是,在他們的圖騰柱上,衣服上,甚至是身體上都刻著這種鳥的形象。

這種鳥的樣子大同小異,幾乎都是清一色地側麵像。基本的特征是:又寬又長的喙和脖子,肥胖的身體,碩大的腳掌,還帶有腳蹼。從這些看來,這是一種能夠遊水,捕食魚類的水禽。

這種鳥的姿態雍容憨厚,惹人發笑。從它的形象上感覺不到絲毫的敵意。

李教授說,這種鳥的樣子很像南美洲早已經滅絕的“渡邊鳥”,如果細細做一番考證,說不定能證明兩者就是近親,甚至是同一種鳥類,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意義就不同尋常了。

不過,渡邊鳥長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況且,李教授說,這種叫做“渡邊鳥”的鳥也已經滅絕了。

這個部族居住在這一條大河的中間位置,他們距離河道大約有五六公裏。每年雨季的時候,河道的水流增多,河水就會向兩邊蔓延,整個河麵就會變得更加寬闊。

增寬的河道讓周圍變得更加潮濕,不適合居住。但讓我奇怪的是,這個部族的住所跟山腳的景頗族完全不同,他們不住在高腳屋裏。

他們居住的完全是一種用石頭堆壘起來的石頭屋子。從外麵看起來,那就是一堆精心堆砌在一起的石塊,而且石塊之間還用一種灰色的東西粘結著。住所就是在這一堆石頭中重新“掏”出來的一樣。

我很擔心這些石頭會在暴雨的衝刷下不堪一擊,住在裏麵也會時刻擔心石頭房子會塌下來。但毋庸置疑,我是多心了。

他們在這裏居住的時間很久,少說也有幾百年了。如果存在我擔心的那些問題,他們恐怕也跟那種“吉原”鳥一樣,消失了。

在那裏經曆過一場暴雨之後,我就真地看到了他們對自己建築技術的自信了。那些灰色的粘結物竟然十分堅硬,而且滴水不漏。

李教授說,那是一種可以跟混凝土技術相媲美的技術。用混凝土可以蓋起來高數百米的樓,它能跟石頭一樣堅硬!

這麼說的話,這就是一個十分堅固的大石頭房子了。那它住起來可比高腳屋要好很多了,遮風避雨的能力要好多了。

像這樣的石堆房子大大小小的有一百多個!小的石碓隻有一個房間,大都呈一個圓形分布在營地的周圍。大的石碓有四五個房間,各個房間的開口方向都很隨意,看不出有什麼規律。

小的石碓可以通過在旁邊建起新的房間而變得越來越大。

在環形營地的中央就有一個巨大無比的石碓,石碓一共有五層,最底下的一層居然有二十五個房間,第二層有二十四個,第三層有二十三個,第四層有二十二個,第五層有二十一個,頂上則是一個中間微微有些凸起的平坦地方。在那裏有一個橢圓如雞蛋一樣的房子。我這是聽李教授說的,他能夠跟這個部落的人稍微溝通一下。不過,等我能夠跟這個部落的人溝通的時候,就知道的更加詳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