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要與這三大帝國連番開戰,李二的大唐底蘊還不足,戰爭也會為人民帶來太多的分離和苦難,這並不是秦楓所想要看到的。
再者說以現在吐蕃和蒙古的版圖來說,李二想要吃下他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否則也不會有之後的文成公主入藏了。
如果說一個王朝的和平需要用女人去換取,那就說明這個王朝還沒有發展都巔峰,還沒有能夠擁有蔑視一切的力量。
聽得大秦和大食國之名,李二幾人也收起了輕視之心,不同於吐蕃和蒙古,這兩個帝國的強大,從絲綢之路開通開始,便是流傳於各代史書之中。
“何以強國?”李世民沉思一下,帶著詢問的目光望向秦楓。
“大唐今之責任,不在他人,秦楓當認為全在少年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大秦,則國勝於大秦,少年雄於天地,則國雄於天地。美哉我少年大唐,與天不老;壯哉我大唐少年,與國無疆。我大唐的強盛,不能永遠依托於王朝那些開創的肱骨之臣,人終有老去的一天,若是沒有新鮮的血液注入,再強大的帝國也會逐漸腐朽,從內部開始垮塌。”秦楓之言出於千年後思想變革家之口,加之一些自己的理解,其中言語字字珠璣。
其中道理這明晰,言語之透徹,讓李二幾人眼睛不斷泛光。
這些時rì,早就領教過了秦楓的辯才,沒想成他心中卻不隻有辯才,此等言語,足以當得雄才之稱。
才華猛如虎,秦楓的才華當如猛虎稱雄。
“好,好一個少年強則國強。秦小子,我當真還是小看你了,你倒是說說何以強我大唐之少年。”李世民大為快慰的說道。
“很簡單,改革教育製度,這一點我已經和孔先生商量過了,今rì正當要與聖上所說。”秦楓並不急著解釋,反倒是將說話的機會讓與了孔穎達。
“哦,我是要好好聽聽孔卿家有何建議,難道我大唐的國子監六學還不足以培養出足夠出sè的人才嗎?”李世民感興趣的問道,讓當世大儒選擇改革教育製度,秦楓當真不簡單。
“既然聖上要求,老臣莫敢不從。”孔穎達略帶感激的看了秦楓一眼,方才準備和李二徐徐道來。
按照之前的輕狂,秦楓完全可以自己繼續說下去,但那改革之事,怕是與他孔穎達沒有什麼緣分了。
現在秦楓卻讓他來接這個話茬,顯然是想要讓他在教育變革這項開創曆史的大變革中,留下一個屬於他的名字。
扶了扶白sè長須,孔穎達認真道,“老夫昨rì與秦楓都知促膝長談,認為我大唐的教育僅限於儒學那必然是不行的。聖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想要進步,那就要觸類旁通,文武雙全。按照秦都知的話來說,那就是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品德、智慧、身體、藝術、勞作,缺一不可,隻有全麵發展,才能成為大唐新一代的肱骨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