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重回故地人已非(1 / 3)

那官兵頭目起身賠笑,也不及拍去滿身的塵土,便對著馬上的信使躬身拜了一個大禮說道:“還望大人在王爺麵前替小的美言幾句。”這信使也跟隨了任山淮許久,對這種欺軟怕硬的人向來嗤之以鼻,輕哼一聲說道:“真是一條好狗!”說罷便揚長而去,飛馬疾馳。

這東陵城號稱小京城,一是因為此地乃是東陵王的封地,而是因為這裏地處東南,頗為繁華富庶。有詩言道:堪比承天好氣派,要問東南有京城。信使疾馳而過,行人紛紛避讓。不一會兒便來到王府大門前,翻身下馬,對門口的侍衛出示腰牌說道:“東陵王府直諫郎任山淮座下信使,有要緊事求見王爺。”侍衛看了一眼腰牌點頭說道:“容我先去稟報,請稍作等候。”說罷,那士兵便轉身進入府中,不一會兒又折返出來,抱拳說道:“王爺有請。”

信使剛忙跑入府中,直奔那大殿而去。看那大殿甚是氣派:梁高數丈立天地,金柱有九龍蟒盤。白玉為階琉璃瓦,螭吻飛簷勾雲霄。高台石山有清泉,回環樓宇紫金殿。豪納天下有奇景,真乃東南小京城。這東陵王府將要占去這城中心大半的土地,與那承天府的皇宮相比,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天下早傳這王爺有廢帝自立的野心,卻無人敢明說,更無人敢阻止。縱使是那皇上心知肚明,也是敢怒不敢言。那朝堂之上,恐不知有多少他的耳目,若是說錯一句話,都會招致殺身之禍。

應無疾端坐在那純金打造的王座上,身旁的便是青狻猊。那笙默海沒有奪回玉佛,自然靜悄悄的回了朝海宮,應無疾也不怪他,或者說應無疾一開始就沒指望他能奪回玉佛,至於那祝清秋,自然也是一樣。見任山淮派信使回報,趕忙召見。

信使來到大殿高台之下,將竹筒和信封捧在手上,下跪說道:“王爺,任公子命在下先行一步火速將此物交予王爺。”應無疾左手輕動,示意青狻猊將東西呈上來。青狻猊便走下白玉台階,接過那竹筒和信封,回到台上應無疾身邊,那信使卻依然跪著。“打開看看。”應無疾撫著胡須說道。青狻猊便將竹筒打開,乃是一幅畫卷,青狻猊看了一眼應無疾又把那畫卷展開,待畫卷完全展開之時,青狻猊滿臉驚訝,趕忙說道:“王爺,正是他二人!”青狻猊一是驚訝任山淮如此之快便尋到二人,二是驚訝畫的竟與真人無二,趕忙單膝跪下,將那畫卷斜著呈給應無疾觀看,又說道:“真不愧是號稱筆中藏劍,一杖獨行。這任山淮文武雙全,書畫雙絕。竟能畫的如此相像。”應無疾微笑道:“他若無才,本王也不會費勁心思將他收在身邊了。”

應無疾垂下眼睛掃了一眼那畫像:“她身旁的女子是何人?”青狻猊答道:“此女乃是一葉劍門楚雲山的女兒,楚輕安。江湖上小有名聲,自稱一劍女俠,武功不高。屬下在暗處見過她幾次。”“哦?沒想到楚雲山的女兒竟然會和這刀雪客混在一處,那楚雲山能答應麼。”應無疾漫不經心的問道。

青狻猊答曰:“今日江湖上已有傳言,約十日前楚輕安在一葉劍門與刀雪客大戰之後雙雙墜落懸崖而亡。楚雲山已然為她完成喪事。如今看來,此言有假。不知道那楚雲山有什麼貓膩。”“你修書一封,問問那遊晉文,不就可知此事原委,說不定,我們還能做一番文章。”應無疾說道,他思索了一陣又問那青狻猊:“你確定這個小子便是蘇尚當年被帶走的兒子?”青狻猊點頭說道:“屬下已然確認。屬下在遙葉府埋伏多時,除了那飛雪銀槍柳緣君一直在盯著屬下外,便是這個小子。而且屬下已與這小子交過了手,他也親口承認是來找屬下報當年的舊仇。想來近些年江湖上有名的刀客刀雪客便是當年客雪山莊被那老鬼叛徒帶走的孽種!屬下之前的判斷,如今終於得到了驗證。”

應無疾來了興趣,便坐正了身子,仔細端詳那畫像,點了點頭說道:“確實與他爹蘇尚有幾分相像。幸好你早有察覺,我們才能在他身邊安排下如此之多的暗網。你與他交手過,他的武功如何?”

青狻猊麵有愧色說道:“或許是屬下多年未與人交手,武功有些生疏。險些被他拚死一擊打傷。這小子的武功,雖不及他爹,不過也有六七分了。”

“哈哈哈,好!”應無疾打開信封又將那書信看畢,不禁心情愉悅,將信紙丟在一旁,大笑道。青狻猊也收好畫像站在一旁。應無疾笑著說道:“既然他已然介入此事,也無論他的武功如何。他想報仇便盡管前來,暗網已然布下,任山淮已然返航。等到那刀雪客一來到我這東陵府,便可甕中捉鱉,叫他客雪山莊一家,陰間團聚!本王的計劃絲毫不會受到影響。已然布局了數十年,萬不可在此間有甚麼疏忽。你可明白?”

青狻猊也笑道:“王爺老謀深算,麵麵俱到。屬下一定謹慎從事,完成王爺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