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書泣淚承王命(2 / 3)

禦林軍也紛紛棄了兵器,一齊下跪說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光帝掃了一眼眾人,便吩咐道:“好了好了,都平身罷。”“謝陛下。”眾人謝恩起身,禦林軍便各自回歸本職,隻留薛總管一人時候皇帝。

而正光帝則是滿懷感激的上前抬起那清一道人的手,放在自己掌心,感激道:“朕登基已然十二年,從未像今日這般神清氣爽,如今大病即將痊愈,都賴國師操勞。今後朕一定要在民間,為國師廣立長生祠,叫百姓們四時祭拜,以報國師之恩。不知國師,可還要甚麼賞賜,盡管說出,朕無所不允。”

那道人倒也謙恭,連忙回道:“皇上洪福齊天,如今就要痊愈,是天下百姓之福,貧道不敢爭功,也無須甚麼賞賜。隻望陛下能早日臨朝,使四海升平,百姓安康,貧道平生之願足矣。”

“國師心係萬民,即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處廟堂之高還能體恤百姓之苦,真乃是天仙臨凡,上天賜給朕的良師益友啊。朕日後一定要以師相待,不忘國師大恩大德。”正光帝此時對那清一道人,已是感激涕零,言聽計從。那薛總管見狀也急忙上前誇讚道:“國師真是當世第一能臣啊!”

“陛下,言重了。貧道萬萬不敢當啊。”說罷,那清一道人又一臉謙卑的從懷中取出一副藥,遞與那薛總管道,“將此藥交給禦膳房,混在飯菜之中,有利於活血化瘀,滋補氣血。每日一副,日後再派人到清天殿來取。佐以貧道仙術道法,再不消六日,陛下便可延年益壽,百病不侵了。”

正光帝拍了拍他的手道:“有勞國師了,國師切要保重身體,不要太過勞累。朝中之事,就有勞國師代勞了。”道人俯身領命,正光帝就要回宮,道人又下跪恭送。

待皇帝走遠,清一道人這才回轉內堂之中,立刻換了一副嘴臉,露出那奸邪狡詐的本像來,心裏想道:“我花了三年的時間才用逆魂法將這小皇帝的精氣盡皆消散,如今又以破血散配合那三魂七魄傀儡術控製其心脈。再過六日,便可完完全全將他控製,到那時,天下,便是我朝鷹族的了。”

且說那正光帝回到寢宮之中,撤去兩旁宮女太監,隻留薛總管一人。正光帝坐在榻上,雙目微閉。那薛總管上前說道:“陛下,再歇息一陣罷,老奴這就吩咐禦膳房去準備晚膳。另外叫他們將國師給的藥拌在膳食之中。”

可正光帝卻忽然冰冷的說道:“薛總管,你入宮多久了?今昔年歲幾何?”薛總管如實答道:“回稟聖上,老奴入宮已然五十年二年了,老奴進宮之時方才六歲,如今已然五十有八了。”

“你是從何時開始照顧朕?你可還曾記得,朕登基之時,發生的事?”正光帝又問道。那薛總管不知皇帝何意,微微一愣,仍回稟道:“老奴記得,陛下一出生便是由老奴照顧,老奴也是親眼看著陛下長大的。隻是過去之事,老奴乃是宦官,不敢妄議。”

正光帝語氣之中稍有怒意,厲聲問道:“你乃內務府總管,宮闈之事想必皆在你腹中,有何懼哉?朕命你說,隻管說便是,何來如此多的廢話!朕先恕你無罪,盡管說來!”

那薛總管聞言連忙領命說道:“是!老奴遵旨!”說罷,便將過往之事,娓娓道來,“我薑國太祖武皇帝有六子,分為六王,嫡長子文政王寬厚仁德,胸懷大誌,軍國之事無所不通,琴棋書畫更是無所不曉,後太祖駕崩文政王繼位,年號安興。即為先帝”

“先帝有五弟,皆在朝中擔任要職。二弟正德王文采極佳,冷靜謹慎,任中樞文院首府,負責文臣奏疏的審議;三弟武威王性格剛猛,精通兵法,任征南大將軍,負責邊防重鎮;四弟順明王機敏過人,城府極深,任輔政大臣;五弟哀命王自小體弱多病,先帝繼位後不久便已去世。”

“一帝三王齊心協力,朝中上下萬眾一心,致使國泰明安,四方朝拜,百姓安居樂業,天下正是盛世太平。怎奈天不佑我薑國,正德王與武威王相繼早逝,先帝悲痛萬分,卻還日理萬機,萬分操勞,以致勞累過度,積勞成疾。年僅四十二便駕鶴西去,那時,陛下您才十二歲。”

“老奴自幼進宮,跟隨先帝身旁。先帝在位之時,心事無人可訴,常講於老奴聽。先帝在位時,薑國親貴各領要職,勢力極大,先帝去世之時,臨終前老奴一直守在他身旁寸步不離,先帝顧及年僅十二歲的皇子難以主持朝政,曾想將皇位交付於精明能幹的四弟。可眾大臣卻認為儲君早立,不可更改,既有嗣君,就該由嫡長子繼任。先帝這才改寫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