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田雨嵐抱著嬰兒,在花苑新村附近的商業學院運動場上散步。
運動場邊,一株株銀杏一片金黃,在夕陽下燦爛得像在燃燒。
粉嘟嘟的嬰兒在田雨嵐懷中轉動腦袋,發出“咿呀”之聲,另一個兒子顏子悠正在運動場上繞400米跑道奔跑,一圈,兩圈,三圈……
這個秋天,許多個傍晚,田雨嵐都帶兩個兒子來到這裏,一個出來透氣,一個進行訓練。
隻是今天,她遇到了偶爾過來散步的南麗。
嗨。她向南麗打招呼,你怎麼過來了?難得哦。
南麗告訴她,先出來透口氣,等一下回去做題目,小孩他爸在跟超超下棋,嫌我在旁邊影響他們。
田雨嵐心領神會,“等一下回去做題目”當然是指她晚上陪女兒刷題。家家都是一樣的。
歡歡呢?田雨嵐問。
南麗告訴她,小女孩今天肚子不舒服,我讓她先睡一會兒,等會兒起來再做作業。
她倆沿著跑道外圍走。
南麗問目前請哺乳假在家的田雨嵐,還好嗎,寶寶晚上吵不吵?
田雨嵐告訴她,累的,晚上吵的,跟養第一胎那個時候比,體力明顯不一樣了,到底老了10歲了,而且最近我老公顏鵬又忙,家裏是一點照顧不了。
南麗說,顏鵬忙總是好事嘛。
田雨嵐笑道,也是,他轉到教育產業後,他的整個生意就順了,盈收上來了,我都懷疑是不是因為子悠恰好“小升初”,給他這爸帶來了運氣。
田雨嵐懷抱裏的嬰兒在“咿咿呀呀”,一張粉嫩的小臉,一股奶香,令人生憐。
南麗說,給我抱抱。
她伸手把寶寶從田雨嵐那兒抱到了自己的懷裏,輕輕拍著,不禁說,如果小孩永遠這麼點大,抱在手裏,雖也辛苦,但也沒像我們現在圍著小孩讀書這麼累。
是啊。田雨嵐朝大兒子顏子悠奔跑的方向看了一眼,說,想著這二寶還要再來這麼一遍,一陣心煩就襲上心頭,早知道不生了。
南麗就笑她,嗬,長大了就是個寶啦,還是個兒子哪,又一根頂梁柱,人家想要生還生不出來。
田雨嵐臉上有哭笑不得的表情,說,啥寶啊?兩個兒子,以後就得準備兩套婚房,看樣子我家顏鵬要累死了。
她說她原本是想生個女兒的,好湊成一個“好”字。
這個傍晚,繞著運動場散步的兩個媽媽,除了歎息累,還說到了迫在眉睫的“小升初”和“幼升小”。
是的,越來越近了,已在風吹草動了。“你聽到風聲了嗎?”家長圈裏許多張嘴也在問了。有人聽說有學校已在收簡曆了、有學生家長已接到校方悄悄打來的聯係電話了……當然,傳言不一定是真的,但,傳聞裏的這批率先啟動的學校,大都排名較後,這又增加了可信度,因為這類學校心態更急,更想搶先下手,以攬到好的生源,所以每年“升學季”的初瀾也大都是先從它們那兒揚起來的。
因為說到風聲,所以田雨嵐還跟南麗交流了下個月即將開賽的“蓓蕾杯”。
這是子悠、歡歡“小升初”前最後一次衝擊奧數一等獎的機會了。
而“蓓蕾杯”在一大堆“杯賽”中,又是含金量相對高的一個。
所以,南麗對田雨嵐說,但願子悠、歡歡這次都能順。
她知道,子悠每逢杯賽就發燒,這已成了田雨嵐的心結。
田雨嵐笑道,也是啊,子悠這次總該沒事了吧?以前不是他發熱,就是我生小孩,你說,該有的事也總該出盡了吧,還會有什麼事嗎?
南麗說,你就等著好消息吧。
這麼說著,田雨嵐又有些感慨和迷惘起來,她說,如果真拿到一等獎了,真的管用嗎?
是的,家長圈裏眼下是在傳:如今小孩都湧向“杯賽”,各大“杯賽”一等獎人數加起來多如繁星,即使是含金量較高的“蓓蕾杯”“華夏杯”“眺望杯”,一等獎人數合計也不是小數字,而像翰林中學這樣的民辦初中,每年扣除搖號名額,自主招生隻有250人左右,所以,如今“杯賽”一等獎也沒有了“一針頂破天”的作用了,哪怕“雙杯”“三杯”在手,學校也未必直接簽你,你還得去爭取該校的“麵談”“麵試”“校考”機會,即使有奧數佳績,爭取不爭取得到“麵談”,還很難說,還要看學校對你的“綜合考慮”,如果他們悄悄通知你參加“麵談”了,就說明你之前所做的一切是有用了,但這也才是剛剛入了門,最重要的還在後麵——“麵談”“麵試”“校考”本身,即,對你進行幾小時的考測,語、數、外全套考試……
此刻,站在運動場邊,南麗明白田雨嵐的所指,這些日子以來,隨著越走到了更前方的位置,還真的越發現路徑模糊了,情況年年在變。
南麗看著田雨嵐眉宇間的愁雲,寬慰她道,“杯賽”成績好,總是有用的,人家通知你參加麵試的概率總會高一些,否則看什麼呢?而後麵的“校考”“麵試”,據說還是考奧數題型……
田雨嵐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
她對南麗說,你發現了嗎,民辦初中招生,這裏沒一個明確的標準,到底哪一個條件才有用,到底達到怎樣了才比較管用?沒人會說透,沒人說得透,都說奧數有用,於是一堆人都擁過去,然後又聽說另外的什麼也有用,比如今年就說“語文”也很重要,於是一堆人又擁過去,無頭蒼蠅似的,一個個好可憐,但不擁過去,那什麼有用呢?原來有用的後來變得沒用了這也是自然的,因為人多了就變得不值錢了。但是,那個所謂“綜合考慮”的標準在哪兒呢,什麼時候學校能給我打電話讓我去“校考”“麵試”呢,一顆心一直浮著。
南麗忍不住說,真不如直接、公開考試。
田雨嵐笑道,那不行,小學生減負,是不能像“中考”那樣考的。
這南麗當然懂。
她也明白這是悖論。
如今搞教育的也真不好做。
隻是在這悖論中,那些花頭筋也由此間的縫隙而生,吃力的除了小孩,還有家長,還有家長的錢包,還讓培訓機構賺了一票。
南麗告訴田雨嵐,你還好,就一個“小升初”,我這邊是“小升初”“幼升小”雙響炮,明年一起上,這“幼升小”,走近一看,發現跟“小升初”架勢一模一樣,也人山人海,也是“麵談”“測試”,也是找不到北的標準,不好搞,所以我們也是兩手準備,如果超超考不進翰林小學的話,我們就準備發展他的“特長”,讓他攻圍棋,為7年後的“小升初”早點準備起來。
田雨嵐從南麗手裏接過嬰兒,說,對的,你家超超是好早一點準備起來了。
暮色正在飛快地降臨,兩個媽媽站在運動場邊,言語中的那條升學路徑,就像麵前這環形跑道,繞著圈圈,沒有連接終點的簡潔直線。
小男生顏子悠走過來了,氣喘籲籲地說,媽媽,我練好了,我要回去了。
他的運動衫濕透了,額頭上全是汗水,頭發在升騰著熱氣。
他專攻的是400米,他的目標是在“小升初”前跑進1分鍾以內,若達到這個成績,無論翰林中學,還是桃李中學、新崗中學,都是要來搶的。
南麗看他氣喘的樣子,誇他真乖、厲害。
田雨嵐說,子悠是乖的,懂事,從小學一年級就在練了。
南麗拍了拍子悠的肩膀,說,阿姨給你加油,現在能跑多快啊?
子悠臉上有可愛的表情,說,1分5秒。
南麗說,嘩,那是很快的,以後當劉翔。
田雨嵐在一旁笑道,嗬嗬,也可能奧數拚了老半天,到最後發現還是跑步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