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為自己手下一大批單身漢們解決個人問題外,李誠中還要將精力集中到戰利品上。這次的征伐渤海可謂收獲極大,大得他晚上睡覺都會笑醒。
首先是兩萬七千餘名戰俘,這些戰俘可都是青壯啊!對於人丁缺乏的營州來說,這就是一筆極大的財富!如今營州建設飛速向前,在在都需要人力,耕田需要人、作坊需要人、礦山需要人、放牧需要人、哪裏都需要人。當然,最主要的是,這些青壯都是極好的兵員。他們雖然在戰事中表現慘了點,但這不過是在渤海軍中的表現而已,李誠中有信心,按照自己的訓練方法調教出來軍士,麵貌必將煥然一新。
當然,為了讓這些渤海青壯安心在營州生活,就必須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何謂後顧之憂,自然是家人!李誠中向大封裔和裴頲提出,要將這些戰俘的家人也接往渤海,這一要求倒令兩人有些感動。大唐果然是王師,就算對待俘虜也是那麼仁義,大唐都督居然還為戰俘考慮,想要幫助他們舉家團圓!
戰俘們都是家中的主要勞力,他們前往營州,整個家便等於失去了主心骨。忽然聽說唐軍願意讓戰俘家眷跟隨前往,這一條消息無疑具有極大的震動力,當即令數萬家庭喜極而泣。
自第一批戰俘及家人啟程,至最後一批到達營州,整個遷徙過程耗時兩個多月,共遷徙九萬三千餘口。整個營州長史府忙碌的運轉起來,將這些渤海人丁分別安置在柳城、燕郡和錦縣三地,極大的減緩了營州勞動力缺乏的弊端,為營州的建設提供了龐大的勞動力基礎——在這個時代,勞動力指的不僅僅是青壯,就連老人和婦女,有時甚至是幼童,都是勞動力的一份子。
除了戰俘,還有作為罪囚的朱氏、金氏和崔氏等族上千人,這些罪囚和普通戰俘不一樣,他們大部分都有比較高的文化學識,其中還有許多是各家自己培養的工匠,這些人的遷入,對於營州來說也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除了人丁外,征伐渤海取得的第二筆戰利品無疑要現實得多。這筆戰利品就是物資,具有由兩部分構成,其一為國庫支付的大唐軍費,其二為抄沒的三氏家財。
王師受大封裔和裴頲邀請而來,這筆軍費自然要著落在渤海國國庫上麵。具體的細節李誠中並不去談,這些東西都由懷約聯軍八虞候之一的崔和去談。崔和終於將他的才能徹底展現了出來,在和渤海國高官的談判中,充分施展了“獅子大開口”、“錙銖必較”、“哭貧苦窮”、“誇大耗靡”、“偷換概念”等諸般技巧,幾乎將渤海國庫搬走了三成。
在這些技巧的熟練運用中,他給渤海官員算了一筆細賬:每名士兵的征募費、訓練費、裝備費、日常飯食耗費、每月軍餉支出、作戰中損耗的兵甲弓矢、戰損士兵的撫恤養老……
什麼?士兵的訓練和征募你們不管?怎麼可能,沒有這些支出,大唐怎麼組建得起來如此能征善戰的軍隊?其能征善戰的軍力可都和這些支出是緊密相關的!不信俺們的戰力?要不要試試?
什麼?聽說我們唐軍沒什麼折損?不想出撫恤?拜托你用腦子想想,打仗怎麼可能不死人?俺們出來的時候可是有大軍五千的!如今已經折損了一半多了!笑話,怎麼可能“零傷亡”,你聽誰說的?要不咱們打一打,看看你們能不能零傷亡!
什麼?營州這個月的作坊生產不歸你們管?你去問問,為了這次東征,俺們營州付出了多大代價,柳城和燕郡的所有作坊都在努力開工,就為了彌補消耗!這次消耗不大?要不咱們拉開試試,看你們打仗消耗大不大!
什麼?契丹人不能算在裏麵?某告訴你,你說話一定小心些!契丹人也是懷約虞候聯席 本部成員,而且比你們先加入本部!要不你們自己去找契丹人問問,看看他們同不同意替你們白白打仗!
……以上隻能簡略描述一下雙方爭辯的激烈程度,但不管如何,渤海還是拿出了他們的誠意,支付了總價值超過一百萬貫的各類物資,其中有金銀、銅錢、糧食、布帛、鐵器、牛羊、珍貴草藥等等,當然也包括他們的特產:扶餘鹿、鄚頡豕和率賓馬。
而抄沒的三氏財貨也不出意料之外的豐碩,總價值達八十萬貫之巨!
由上京至西京,由西京至遼城,由遼城至懷遠、再至燕郡和柳城的通道上,一架架大車絡繹不絕,一群群牲畜擠滿了路途。這種繁華的場麵持續了一個多月,讓整條通道迅速熱鬧起來,過去空無一人的遼城竟然重新開始有了遷入的百姓!
李誠中對於二十年後阿保機建立的大遼為何會忽然之間強盛起來的原因有了一絲明悟,當他重重拍著崔和的肩膀不住口誇讚他時,崔和歎了口氣:“都督,其實某還是小家子氣了一點。”
李誠中詫異道:“為何這麼說?知道你幹了什麼嗎?你為營州掙到了整個盧龍節度一年半的收入!足足一年半!整個盧龍十三州!”
崔和卻搖了搖頭:“都督,你不知道,立國二百年未逢大事,整個渤海之富,不是咱們能夠想象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