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幽州留後(二十一)(1 / 2)

西遼澤位於扶餘城北百餘裏,是一片低矮的丘陵。丘陵平緩起伏,其內分布著數十個沼澤和小湖。整片地區由饒樂水和老哈河衝積而成,地形複雜,易守難攻。

自從饒樂山下決定草原命運的一場大敗之後,阿保機、阿平及契丹各部頭領便逃入西遼澤內,依仗地勢扼守住幾條進出的通道,死死擋住了營州軍的進剿。

因為地形不明,營州軍不敢深入西遼澤內,所以大軍將幾條通道堵住,便和西遼澤內的契丹殘軍繼續對峙起來。按照營州軍參謀虞侯們製定的計劃,營州軍將在這裏困死契丹殘軍,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底定草原。

同時,參謀虞侯們也在扶餘城滑哥等兄弟的幫助下,找來了幾個熟悉西遼澤內情的契丹人,正在緊密製定後續計劃,一俟契丹殘軍坐困,便要揮師而入。

圍困西遼澤已經一月有餘,根據俘獲的契丹降軍中那些首領們的供認,包括痕德堇可汗在內的契丹王庭及殘軍餘部全都在西遼澤內,軍隊連同各部部族六、七萬人,恐怕最多再能維持月餘,糧食便將徹底耗盡。

但李誠中等不起了。大安山變故、劉守光向宣武軍歸附、東平王保奏劉守光為盧龍留後、劉仁恭、周知裕等人被囚的消息紛至遝來,一條一條都打得李誠中措手不及。李誠中不願意與劉守光媾和,除了兩人之間舊有的私怨之外,這還是一個天賜的莫大良機,麵對一舉掌控盧龍的誘惑,別說李誠中抵禦不了,就連整個營州軍高層全都抵禦不了。

現在的問題是怎樣迅速從西遼澤脫身,怎樣盡快調兵南下!

除了將韓延徽派往柳城主持拖延之計外,李誠中沒有絲毫閑著,他命令薑苗帶領新兵營剛剛訓練完畢的三千名新兵趕至西遼澤,補充饒樂山大戰後的損失。同時展開就地整訓,磨合新兵和戰兵之間的協同配合。

饒樂山下的決戰中,營州軍左廂打得極為慘烈,折損非常嚴重,直接戰歿者八百餘人,傷者超過兩千餘,其中重傷不可複愈者六百多人。很多都隊直接拚光了,超過一半的營頭失去了再戰之力,可謂成軍以來最大一次減員。

除左廂之外,懷約聯軍折損也是不小,尤以暫編騎兵第一、第二營為重,這兩支騎兵在和契丹主力騎軍的連續作戰中損失了五百餘騎,令李誠中心痛不已。戰力保持相對完整的隻有右廂,目前圍困西遼澤的戰鬥也主要以右廂和懷約聯軍幾個步卒營為主。

另外,早在得到幽州方麵的緊急情報後,李誠中便立刻命令周坎抓緊時間征募新一批士卒,同時抽調老兵進入白狼山軍校集訓,以補充兵力和基層軍官的缺額。

為了填補營州腹地的空虛,應對幽州方麵可能到來的攻擊,李誠中命令庫莫奚、契丹烏隗部、契丹迭剌部、契丹楮特部、契丹涅剌部、室韋山北部和烏丸部再次動員部眾,拚湊出兩千人,授予懷約聯軍暫編騎兵第三營和暫編騎兵第四營的番號,以撒蘭娜和乞活買為指揮使,趕赴柳城接受整訓,一應缺額自饒樂山下的契丹降俘營中征調。

同時,李誠中下令,柳城、燕郡、錦縣、遼城、建安等五個預備營開赴柳城,連同駐守榆關的元行欽所部以及南下的兩個臨時組編的懷約聯軍新編騎兵營,統歸周坎訓練和節製,並給予元行欽在平州再次募兵的權力,要求他將所部擴充至千人。

這一段時間,周坎一直在白狼山軍校、榆關和柳城以南的新兵訓練營來回奔波,號稱“三過柳城而不入”。

整個柳城和燕郡的軍工作坊全力開動起來,滿負荷生產軍甲兵刃和冬季作訓常服,這個秋天自遼南大地上所產的糧食也一車車發往柳城,囤入府庫。就連渤海國和新羅、熊津州等地也接到了李誠中的命令,軍餉和物資飛速發往柳城儲備起來。

戰爭機器已經高速發動,就等李誠中回師的那一刻。

夜晚,繁星滿空,李誠中立於東山之上,俯視西遼澤。

西遼澤並不大,東山也不高,由東山俯視西遼澤可一覽無遺。東山是西遼澤北的一座矮山,也是西遼澤北向出口的門戶,因其最高處位於山巒東部,故稱東山。山高不過十餘丈,連綿不到半裏,卻在西遼澤這片矮丘間呈鶴立雞群之勢。對於這樣一處戰略高地,契丹殘軍曾經死守了半個多月,直到今天下午才被攻克。

三天前的一場大雪早已將天地覆蓋成白色,雖然天寒地凍,卻也使得夜晚的西遼澤處於較高的可視度內。也正是得益於這樣一場大雪,嚴重缺乏補給的契丹人才在東山爭奪戰中敗北,數百名契丹士兵被營州軍全殲於此。東山失手之後,西遼澤內的契丹部眾可謂大勢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