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都山綿延數百裏,將幽州北部整個環繞起來,是幽州抵禦關外的最重要依仗,長城邊牆就建立在軍都山各峰之上。
南口位於幽州北大門永安的西北,是軍都山內側麵向關內的一道山口。自南口向西北方向,穿越長達四十裏的關溝,可直接通往軍都山外側的北口,南口和北口之間的關溝,就是周圍百裏範圍內軍都山通往關外的唯一路途。
隻要過了南口,便將雄峻的軍都山拋在了身後,麵前即是平坦開闊的溫餘水平原,也就是俗稱的幽州平原。
趙原平翻身上馬,大吼道:“都給老子起來,快起來!你們這幫兔崽子還想偷懶到什麼時候?快起來!”隨即對身邊正匆忙聚集過來的一排都頭、參軍道:“催促各部跟上來,老子先去永安等著,哪兩個都最後到,哪兩個都就最後進幽州!”
一邊說,趙原平一邊打馬揚鞭,帶著身旁的營虞侯和幾個親衛絕塵而去。
聽了這話,一堆都頭、參軍也都急眼了,飛身上馬,各回本隊,紛紛吆喝著手下士兵趕緊起身。看見有些還在偷懶的,幹脆趕過去,或用馬鞭,或以拳腳,一個一個踹打了起來,瘋狂的催促著士兵們上馬。
山口處頓時紛亂起來,懷約聯軍騎兵一營在各級軍官的驅策下,重新上了各自戰馬,又牽過身邊的備馬,一人雙騎,以極快的速度整隊。甲都依舊展現了其作為整個懷約聯軍中王牌都的風範,第一個集合完畢,在都頭姚阿大的帶領下,第一個縱馬躍出山口。
懷約聯軍騎兵一營前身是懷約聯軍暫編騎兵一營、二營,東征渤海之後,懷約聯軍進行了編製擴充,實行大編製架構,兩營合並為一營,共計千騎,以解裏為營指揮。西遼澤戰事結束後,懷約聯軍再次進行了擴充,但各營的編製卻沒有變化,隻是吸納了庫莫奚、耶律部、述律部、迭剌部和室韋等各部,形成了五營騎兵、五營步卒的大軍製。
隨著解裏被吸納入東事會後,這個當年李誠中親手抓回來的契丹人踏上了最高級軍官行列,升遷為懷約聯軍副都指揮使,晉從六品振威校尉,成為軍一級的方麵大員。有消息顯示,待營州軍占據幽州後,都指揮使鍾韶將奉命組建新軍,解裏將成為懷約聯軍第一人。
解裏升遷所空缺下來的騎兵第一營指揮的位置,則被本營原副指揮趙原平占據。趙原平的就任據說在教化司考功處曾經激烈爭論過,他雖然在東征渤海、南下新羅、北伐饒樂山等諸多戰役中表現卓著,但很多人擔心他的身份問題。爭論到了最後,考功處將情況報送至薑苗那裏,薑苗也決定不下來,繼續報給李誠中本人,李誠中想也沒想,就在升遷名冊中大筆一揮,劃了個勾,並且對薑苗說了一句話——“姓趙的打仗是把好手,不用可惜了。”
趙原平聽說這件事情後,當夜將崔和、高明熏等好友叫到一處,大醉且大哭了一場,醉後高呼“都督待某不薄,某必誓死以報”。
別小看一營指揮這個位置,雖然隻是正七品的致果校尉,但卻是邁向高級將領的關鍵一步。從戰術意義而言,一營指揮統帥五百人,已經可以獨立承擔作戰任務,是軍官升遷的飛躍。按照營州都督府軍官晉職的相關規定,要想成為統兵主將,營指揮是必須經曆的一道關卡,沒有這份資曆,無論如何是走不上統帥大軍的高位的。
趙原平自白狼山軍校畢業後,曆任營州軍中營隊副、懷約聯軍暫編騎兵一營都頭、虞侯、副指揮使,下一步如何走,正是關鍵時刻。是由副指揮直接轉入總部三司,還是成為一營指揮後再轉入總部三司,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是前者,很可能轉入作訓司、教化司、虞侯司等總部職能部門後,將成為參謀係軍官,將來獨當一麵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是後者,進入三司則是對軍官履曆的培養,將來有極大可能調出來繼續統兵。
所以感激涕零的趙原平這次特別努力,他要向不計前嫌提拔自己的李都督證明,自己是絕對當得起一營指揮這個軍職的,自己是絕不會辜負都督之厚望的。
緊隨著趙原平之後,第一個衝出南口的甲都都頭姚阿大是原來烏隗部一名撻馬,他其實是個漢人,被烏隗部捉住後成為了部落的奴隸。因為姚阿大身強力壯,在戰鬥技巧上擁有驚人的天賦,隨後被乞活買點選為撻馬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