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範陽之春(一)(1 / 2)

幽州西南,百餘裏,範陽,古之涿郡,向為幽州屏藩,南北通會之所。

自安祿山時代,範陽便是重要的屯兵之地,修築著大大小小十多處軍營。河北三鎮與朝廷對峙的百餘年間,曆代盧龍節度使便十分重視扼守範陽之衝,以遮蔽幽州,向西抵擋素有“朝廷忠犬”之稱的義武軍,向南與心懷叵測的成德、魏博一爭河北雄長。

老帥劉仁恭主政幽州期間,窮盧龍之力以治範陽,先後數年間增修了數十處堡寨,形成極為穩固的範陽——大安山防線,抵擋宣武魏博聯軍的攻伐。如今是李誠中時代,範陽仍然依靠著它成型的軍事要塞群,成為了幽州的屏障,盧龍軍在這裏駐紮著新立之定州軍、媯州軍。

綿延覆蓋大安山、範陽、胡良水、固安數十裏的堡寨群中,環繞著一處田園勝地,名盧氏場村,是為五姓七望之範陽盧氏舊地。範陽盧氏自漢以降,以儒傳家,六百年經久不衰,族中高官輩出、勳業燦燦,名望顯於天下,是有朝廷旌表、世間公認的門閥豪族,本朝便有“八相佐唐”之美譽。

隨著中樞威權的衰竭,名望貴族成為了武人們口中的美餐,如今的盧氏也已經沒落,族人亡居四地,盧氏場村隨之日漸蕭條。

去年冬,盧龍節度府軍事參謀總署相中了這片為範陽堡寨群環伺的莊園,後勤司撥付相關軍資,用了三個月時間修繕完畢,劃轉作訓司使用。元宵之後,李誠中親自來到這片莊園,給莊園的正門掛上他手書的牌匾——範陽軍校。

李誠中入主幽州之後,盧龍軍軍事重心南移,再將軍中營級以上軍官弄到遙遠的關外白狼山整訓已經不合時宜。軍校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除了讓軍官們學習、熟悉和掌握盧龍軍事體係這一任務外,培養軍官們的忠心也是目標之一,而且是頭等目標。親任校長的李誠中不可能常常往關外跑,與高級軍官們的疏離後果也會相當嚴重,故此,將白狼山軍校的教學任務重新分離,成為必然之勢。

範陽軍校的培養對象是營級以上實職,或掛致果校尉(正七品)以上銜級的高級軍官,這與白狼山軍校培養基層軍官的任務劃分非常明確,所以白狼山軍校現在於軍內又稱初級軍校,範陽軍校則稱為高級軍校。

在作訓司的培訓大綱中,範陽軍校繼續沿用之前的統一培訓批號,天祐元年的第一期高級軍官培訓在編號中歸檔於“新八期”,與白狼山軍校相同。編號雖然沿用,但天佑元年開始的軍校培訓與之前相比,有了重大革新。

從天佑元年開始,盧龍軍的軍事體係終於完整的出現在世人麵前。

九軍已經成型,是為盧龍軍野戰集團。其中滄州軍、魏州軍屯集於大河之東的緇青,莫州軍、營州軍駐於河北西南的相衛,幽州軍衛戍幽州治所,上述五軍為常年戰備值星軍團,裝備、錢餉、日用等均列後勤司頭等供給名錄,又稱甲種軍。定州軍、媯州軍、趙州軍和懷約聯軍為乙種軍,裝備次之、錢餉和日用均減三成,訓練強度和實戰任務也少許多。

二十二支預備旅、計七十七個預備營也已經初步建成,用於駐守重要州縣及關隘。戍守關隘的預備旅、營按乙種軍標準供應,居於腹地者則再減三成。

此外,鑒於天複二年到天複三年之間,幽燕、遼東兩大保安總公司所發揮的特殊效用,經盧龍軍事參謀總署同意,正式給予兩大保安公司番號,分別為幽燕保安軍和遼東保安軍。

幽燕保安軍設三旅九營、遼東保安軍設兩旅六營,營級以上軍官納入教化司考功錄名冊,正式在盧龍軍事體係中定編,銜級待遇比照預備旅營軍官例,晉升和獎賞納入教化司管轄,可於自願的原則下申請,教化司批準後調入正規軍事部隊。營級以下軍官自行委任、都隊夥編製自定、軍員自募、裝備輜重和軍餉自備、軍費自收自支,以上各項分別報教化司、後勤司備案即可。

鑒於盧龍軍軍事體係的正規化建設初步成型,軍官培訓也從新八期開始改革。

白狼山軍校每期招錄兩千人,培訓一年,九個月為軍校學習期、三個月為軍隊實習期,學習期需拿到軍校畢業證,實習期則要獲得實習部隊的實習證明。兩證到手,培訓合格,由教化司統一調配,充任各軍基層軍官。

兩千人的招錄名額有所不同,其中一千人按照各軍比例和戰功,由教化司分配各軍名額,各軍按名額推薦;另外一千人則於各軍之中招考,沒有獲得軍隊推薦名額的普通士兵可以報考,作訓司每年至各軍中舉辦一次招錄大比,通過後同樣可以進入白狼山軍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