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樞之要(二)(1 / 2)

去年冬天,外出練兵的天子受了燕軍騎兵大將趙霸的羞辱後,心裏一直感到很抑鬱。他時常夜不能寐,總是在做各種各樣的噩夢,然後在渾身冷汗淋漓中驚醒。燕軍鐵騎的威勢反複在腦海中映現,令他感到四肢酸軟、全身乏力。

耗盡了國庫錢帛募來的三萬禁軍頃刻瓦解,天子想要重新讓他們返回軍營的時候,卻沒那麼容易了,到現在為止,也隻找回來六七千人,隻能夠勉強衛護住宮城和外城的幾個城門。

這個時候,天子忽然懷念起過去自己想方設法要誅除的中官們來。他想起了當年把他從壽王府中找出來,推上天子寶座的楊複恭,當時很多朝臣不服,想要擁立吉王,是楊複恭讓中尉劉季述帶兵將朝臣們請到了少陽院中呆了一宿,第二天的時候,朝臣們便承認自己“體貌明粹,饒有英氣”。

他還想起了宋道弼和景務修,乾寧年間時,自己被華州刺史韓建劫持了三年歲月,每天晚上睡覺前,宋道弼和景務修都要將床榻擺在自己的寢室外,將門堵死,睡在門外,整夜守護自己的安全。天子當時沒太在意,但現在忽然記起,好像那三年裏,這兩個中官輪流值宿,竟然從來沒有落下過一天。

天子又回憶起在鳳翔的那段歲月,那會兒日子真不好過,所有人都沒有好的吃食。又一次實在餓得難受,他當眾發火,說怎麼一天才能吃到兩個饅頭,粥也稀得見不到米粒。當時看見中官們神色異樣,於是散朝後自己悄悄跟在中官們後麵,等中官們回到偏廂後,自己衝了進去,卻發現韓全誨、袁簡易、鄒敬容、張彥範他們四個領頭的宦官正在分食三塊粗麥餅。

有一次,天子操演那五六千懶洋洋的爛兵時,想起了自己麾下曾經有過的鼎盛軍容。那是田令孜和楊複恭耗費十年之力,組建起來的北衙禁軍,各軍都堪稱兵強馬壯,甚至可以拉出來和強鎮野戰。想到這裏,天子不禁悵然,若不是政事堂那幫宰相一力主戰,自己又怎麼會貿然出兵攻打河東,去求什麼所謂的“中興”,以至於大軍潰敗呢?要是自己聽劉季述和王仲先他們的就好了,他們在寢宮的石階下拚命阻攔,當時好像王仲先將頭皮都磕破了,流了好多血……

之所以想起那些中官,皆因現在朝臣太不得力。尚書右仆射裴樞是個悶葫蘆,遇到任何事情都不發一言,一切全賴“聖裁”;門下侍郎獨孤損自命清高,除了看不起旁人外,從來沒出過什麼好點子;中書侍郎柳燦,完全是個牆頭草,一會兒說這個人的主意不錯,一會兒又說那個人的點子也蠻好,根本沒有主見。其他官員們也概莫如此,整個朝堂上竟是連一個能拿主意的都沒有!

如今對比起來,當年那些中官們,可就強得太多了。有楊複恭在,自己什麼都不需要操心;有景務修在,遇到難題時能夠給你立刻遞過來許多巧妙的解決辦法;韓全誨和周邊藩鎮關係極好,在藩鎮中麵子也大,在大勢之中騰挪有道;就連那個對自己最凶狠,將自己鎖在少陽院中的王仲先,也武勇過人,足堪領軍。

可惜,一切都已經成了昨日泡影,朕可真是孤家寡人了。

現在已入暑中,天氣越發炎熱,天子越來越愛往萬象神宮跑。他喜歡站在足有三十丈高的第三層塔頂,吹著舒爽的涼風,眺望規製宏大的洛陽城,看那熱鬧繁忙的都市人煙,看那氣象萬千的山川丘巒。武皇不愧是女中堯舜,隻有她老人家那般氣魄,才修得起如此雄偉的神宮。也不知憑朝廷現在的能力,需要多少年才能完成這般恢弘的工程,或許,永遠也修不起來吧……

這一天,天子又登上了萬象神宮,正在憑欄遠望之際,忽報有故宰相張濬求見。

天子愣了半天,心說這個老頭不是在緇青退隱麼,怎麼卻來洛陽了?想起張濬,天子很是不爽利,因為當年那支精良的北衙禁軍就是由張濬帶出去征討河東時戰敗的。那一戰,張濬丟掉了自己聲名的同時,也丟掉了朝廷的依仗,故此被天子強退致仕。

不過這老頭當過宰相,又在天下藩鎮間遊曆過十多年,一直奉行王事,是號召天下勢力忠唐的旗幟,天子還真沒法拒絕他的求見。

於是天子想要作弄一回張濬,說自己在萬象神宮的頂層,讓他過來陛見,既不讓他坐升輿上來,還悄悄讓侍者不要攙扶他。沒想到張濬五十多歲了,仍舊腳步健碩,沒過幾盞茶的工夫,竟然就這麼爬到了頂層。

“張相矍鑠,風采不減當年!”天子自家也有點不好意思,拐著彎表示歉意。

“臣十多年來走遍了天下山川,腿腳上曆練出來了,倒是讓陛下操心了。”張濬嗬嗬一笑,向天子施禮。

天子賜坐,張濬也不客氣,斜著簽坐到了繡墩上。

“張相是從壽光而來?千裏迢迢見朕,不知有何指教啊?”天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