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中樞之要(二)(2 / 2)

“也無甚要緊事,就是想念陛下了,過來拜見陛下。”張濬嗬嗬笑著,便開始和天子拉起了家常。張濬在位時,天下還沒有如今這般不堪,那時候朝廷手中有強大的禁軍,東南和川蜀諸州依舊在向朝廷輸賦,天子的詔令在全國一半以上的地區都有效力,在剩下的一半地區則依然擁有一定的威懾力。就算是有種種不如意,卻也比現如今強得太多太多!

張濬經常回憶一些當初的故事,便勾起了天子的美好回憶,回憶當年的歲月總是讓人心情愉悅的,不知不覺間,天子也談興很濃,茶水已然換了數次。

可是當張濬說起這十多年見到的世事時,天子就開始悵然了,兩相對比,絕對不能讓人愉快。說著說著,天子便悶了下來,呆呆望著欄杆外不發一言。

“聽說陛下近些時日很喜歡來這神宮之上?”張濬忽然問道。

天子默默點頭,望向外麵的眼神越發凝滯。

“當年武皇何等氣魄,營造起了這輝煌壯麗的東都,長安、洛陽,一西一東,輝映神州,天下萬邦來拜,無不心馳目眩。隻是如今西京已成一片瓦礫,卻不知東都的壯美又能到得幾時?”張濬歎道。

這話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令天子忍不住心中一陣刀割般難受。

“臣時曾想,大唐若是能複當年舊觀,該是如何美妙啊!若真有那麼一天,臣寧可不掌權、不任事,不用那麼辛苦,閑下來讀讀聖賢書、做做釣魚翁,那是何等快哉!”

天子忍不住慨歎:“張相說得是,朕逢亂世,生來命苦,有時候也常常想,為何朕不能逢太宗、高宗年間那樣的盛世,亦或是開元之際也好啊,就算是不能繼承大寶,當一個太平王爺也強出許多……有時候朕就在想,真不如拋開一切,就此放開也罷……可朕是高祖神武皇帝的血脈,祖宗留下的社稷江山,朕不敢棄啊,否則有何顏麵見高祖、太宗皇帝於地下……”說著,天子的眼圈紅了,話語已經哽咽。

張濬冷不丁問了一句:“若是天下有望恢複大唐盛世舊觀呢?臣冒昧問陛下,陛下還會如此作想麼?”

天子咬著唇點了點頭,旋兒又搖了搖頭:“不可能了……你看這江山,支離破碎如此,怎麼收得回來……”

“若是臣說,此事有望呢?”張濬盯著天子,眼神一眨不眨,表情十分鄭重。

天子呆了一呆,沉默良久,問:“張相,有什麼話,你便直說罷。”

張濬於是娓娓道來,將自己在緇青的所見所聞,以及了解到的天下形勢全部原原本本講述給天子聽。

“……燕王已據河北、河東、河南三道之地,天下百姓二分其一,治下海晏河清。更擁甲士數十萬、良將千員,兵精糧足、軍甲犀利。觀天下諸侯,齊王已附,岐王將附,其餘諸王,無一能及!……陛下,得中原者得天下,世間已無抗手!”

天子指著張濬,大笑道:“哈哈,原來你是燕王派來的說客,哈哈,枉你自稱忠於大唐,卻也想顛覆社稷!”

張濬猛然拜倒地,連連磕頭:“陛下!燕王乃襄王之後,也是李唐宗室!”

一句話,將天子的大笑聲打斷,天子臉色頓時慘白,不發一言。

張濬繼續道:“隻要李氏不滅,天下便永遠是李家天下,大唐就是仍然是那個大唐啊陛下!”

天子怔了怔,望著張濬的眼神十分複雜:“燕王究竟想要朕做什麼?”

張濬緩緩抬起頭,輕聲道:“效高祖皇帝舊事,禪讓太子,寶頤東宮!燕王說,陛下從此以後就是太上皇,可保一生無憂。”

萬象神宮的頂層,天子望著欄杆外的天地出神,張濬深深伏下,埋頭不語。一君一臣如同定格了一般,各自不動分毫。

也不知過了多久,天子忽然開口,打破了這幅僵硬的畫麵,整個天地忽然間又動了起來。

“十一郎……太子……在哪兒?”

“太子已至澤州。韓全誨、張居翰、張承業、張茂安等人伴駕在側,陛下不需擔憂。”

“好,很好……”天子點了點頭,忽然大步奔出,向著欄杆處衝了過去。

“陛下!”張濬大駭,想要起身去拉,卻無奈跪得久了,腿腳麻木,竟然一時間起不來。

天子身子向外傾過去,眼看著就要翻了出去,卻雙手死死抓住欄杆,無論如何沒有勇氣縱身下躍,整個人趴在欄杆上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兩旁的侍者同樣驚駭莫名,各自捂著嘴,恐懼的看著趴在欄杆上的天子,腦子裏俱是一片空白。

喘了半天粗氣,天子的整個身子都委頓在欄杆下,帶著哭腔道:“朕……朕是個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