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尊儒國必亡(2 / 2)

“不對!”蕭姵搖搖頭:“此劍的確就是徐夫人親手所鑄的六合青龍劍,並無半點虛言。你可以不拿它當回事,但真要落入有心人手中號令四方,不知道要鬧出多少血雨腥風。君主之劍,可不是說著玩的。”

“沒有鬧著玩,我是認真的。”李憲搖搖頭:“其實,對於你們蕭家的家訓,我真的很佩服。尊儒國必亡,的確是真知灼見,也是曆代朝廷最後被推翻的根源所在,這就是朝代更替周期律。”

“不管哪一朝哪一代,他們的天下都是從別人手裏奪過來的,所以他們自己立國之後,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害怕自己的子民起來造反。這才會不遺餘力鼓吹孔孟之道,希望所有的百姓逆來順受,實現所謂的無為而治。”

“任何一個朝代都隻能愚弄自己的子民,卻無法幹預別人。就像現在,大遼國推崇漢文化,大宋朝就更別說了。兩個難兄難弟,屬於一丘之貉。但是,誰能夠遏製大金國吞並兩國的野心?”

“崇尚所謂的孔孟之道,隻能把自己的百姓變成綿羊,讓大金國打進來的時候根本沒有絲毫阻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是大遼國的天祚帝,還是大宋朝的趙佶皇帝,他倆都是賣國賊。”

沒想到蕭姵不同意李憲的看法:“非也,你隻看到了一個方麵。大遼天祚帝、大宋趙佶皇帝,他們之所以拚命鼓吹孔孟之道,還有更深層次的緣故,那就是給自己找一個不思進取、荒淫無恥的借口。無為而治,多麼冠冕堂皇啊?”

“任何開國君主都不會提什麼孔孟之道,因為他們知道奪取江山是多麼艱難。如果不枕戈待旦積極進取,遲早都會走別人的死路。可是,太平幾年之後,不肖子孫腐化墮落、荒淫無恥,又擔心百姓造反,所以才會提出尊儒。”

“根據我們蕭家研究,自秦漢以降至今,每一個朝代都是如此。凡是朝廷在拚命叫嚷孔孟之道的時候,也就是腐朽沒落、不可救藥的時候,說明這個朝代已經走到盡頭。就像大遼國滅國一樣,我看大宋國已經屬於最後的瘋狂。”

李憲點點頭:“物必自腐而後蟲生,國必自亂而後寇至。這些道理百姓都懂,可是他們無能為力。”

“非也!”唐浩然盯著李憲說道:“恩公雖然一介白身,暫時屬於最底層的百姓。但是恩公心胸開闊,沒有絲毫驕奢之氣,而且身先士卒,平易近人。方今天下大亂,隻要恩公振臂高呼,幽雲十六州必定望風影從。”

“唐秀才說的是。”蕭姵趕緊敲邊鼓:“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能自拔,你竟然熟視無睹。有能力而不去做,那叫殘忍你知道嗎?”

“我說你們兩個是不是有些恩將仇報啊?”李憲有些無可奈何:“你們都是老子舍命救回來的知道嗎?”

唐浩然搖搖頭:“恩公救我一命,猶如重生父母,自然恩大如天,可那有什麼用?如果恩公立誌拯救天下百姓,唐某人必定肝腦塗地,有死而已。”

李憲終於徹底明白了,在過去半個多月時間裏,蕭姵和唐浩然肯定私通過,不對,應該叫私下溝通過,今天就是要攤牌。

兩個人說得慷慨激昂,難道事情真就是這個樣子嗎?李憲站起身來倒背雙手來回亂轉,當然是要仔細考慮一下得失問題。

“不行!”李憲轉了足足十分鍾,終於停住腳步:“恩威不足,名譽未立。這個時候談什麼大事,純粹自取其辱。董龐兒全軍覆沒的教訓就在眼前,難道你們都沒有想過嗎?萬丈高樓從地起,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所以我剛才說恩公當叫花子是一條妙計。”唐浩然聽出了李憲的顧慮,頓時有些興奮:“幽燕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恩公隻要到下麵走一走,到處都可以行俠仗義,何患名譽不立?”

“我讚成!”蕭姵又率先舉起右拳。

“我也讚成!”一直沒吭聲的郭小乙,甕聲甕氣地說道。

“你不做聲我還忘記了。”李憲突然笑了:“闖蕩江湖行俠仗義,用嘴巴是不行的,關鍵時刻拳頭比嘴巴管用。我先前就準備教郭小乙一些拳腳功夫,結果被你們兩個人打亂了。現在你們自己說說,都有什麼拿手絕活,憑什麼行俠仗義。”

郭小乙很認真的說道:“公子,我從小就是孤兒,沒有人教過我什麼。但是我會射箭,會打獵,在平地上我可以追上奔馬。”

李憲衝著郭小乙點點頭:“這個我看出來了,你的身手靈活,所以我準備傳授你一些功夫,能夠正麵和敵人作戰。”

蕭姵走過去抓起地上的長劍,刷的一聲拔了出來:“蕭家女子無論文武從不後人,我和你比劍,無論馬戰步戰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