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6章.邏些風雲(1 / 2)

邏些就是後世的拉薩。看完美世界最新章節,去眼快杠杠的。

公元六世紀末,崛起於山南的藏人雅隆部落將勢力擴張到拉薩北部。鬆讚幹布的父親囊日倫讚統治時期,在娘,韋嫩等家族配合下,攻入赤邦鬆的堡寨,占領了拉薩地區,此後不久囊日倫讚卻被叛徒與敵對勢力毒死。

為了避開以前地方上各種豪酋貴族的幹擾,前代讚普鬆讚幹布遷都到了拉薩,邏些僅僅是漢史中的音譯記載,這兩個字與拉薩同音。

遷都前的拉薩是一片沼澤地,鬆讚幹布遷都以後,營建了後世文明的布達拉宮以及大昭寺,然後陸續遷來的貴人豪酋圍繞這兩個地方相繼建設了屬於自己的院落堡壘,日後成為西藏中心上千年的拉薩就此落成。

如今秦懷陽等所看見的,就是最初始的拉薩,高原上的風格讓這裏沒有城牆,到處都是墊高的泥石院落,瑪尼堆還有經幡,寺廟,不遠處,就是滾滾流淌的拉薩河,而一抬頭,就能看到坐落在瑪布日山高聳壯觀的布達拉宮。

這個時代布達拉宮與後世紅白相見的布達拉宮還不同,此時的布達拉宮還是由藏式三座相對分離的樓閣依山而建,此時的紅山內外有圍城三重,宮東門還有跑馬場,幾乎與山體相連的九層樓宇倒是與後世的布達拉宮有些相似,兩道之字形的向上台階連接著各層。

三座樓閣下層由厚實的磚石泥土所堆建,最上層卻是仿照唐式的木質亭台樓閣,其中最中央的為曆代讚普居所,左麵的是文成公主居所,兩樓之間還有銅橋相連,右側的樓則稍遜色些,是為尼泊爾尺尊公主居所。

街道上,還有大批傳著僧衣的喇嘛,僧眾來來往往,化緣乞討,做法布施。

真實曆史上藏傳佛教的興起還要等公元八世紀,一百年後的讚婆赤德祖讚時期才會得到極大的弘揚,那時候苯教已經被佛教壓抑到了極點,赤德祖讚即位後進一步禁苯興佛,大肆修建寺院,並以立法的形勢規定七戶供養一僧,可李捷到來的這個時代,畢竟改變了不少東西。

閩國攻陷天竺,占據了偌大的國土後首先麵對最棘手問題就是國內龐大的僧眾勢力,大約天竺十分之一的人口是僧人或下層沙彌,寺廟神廟占據了北天竺大部分土地,勢力強大。

李捷可不是善茬,對於各種婆羅門神廟,佛教寺廟進行了一係列整治,大批寺廟下層沙彌被勒令還俗,寺廟土地收歸國有,同時對寺廟僧眾進行考核,對神學一知半解不合格的一律強製還俗。

這其中不是沒有反抗的,永輝年間的婆羅門大叛亂甚至攻陷了當時的國都曲女城,繞是如此,閩國也始終不肯妥協,大量弘文館取代了寺廟,數不清的僧侶叛逆被發配去了婆羅洲與食人族為伍。

就算這樣,僧人的數量還是令李捷頭疼,為此,他又開始了個新政策,僧人外派傳教。

這回不用唐僧取精了,天竺本土和尚一批批的帶著翻譯好的婆羅門教,佛教經典出門傳教,或是閩國占領區的東南亞,或是長安,中原,最遠甚至李捷還往倭國,遼東輸送了一大批,距離近的吐蕃當然是重點輸出對象,前前後後大約有兩三萬名僧侶進入吐蕃。

文化差異下,吐蕃人對婆羅門教可不大感冒,反之,與苯教類似的佛教更得到吐蕃民眾喜悅,佛教強調隱忍,苦修,但卻給人人脫離苦海,去往西天極樂世界的機會,於是乎一多半婆羅門也偽裝成佛教徒,如此多的僧眾文化攻擊下,吐蕃大大小小的部落幾乎每個部落都有這幾十上百僧侶,更不要說重中之重的邏些了。

僧人勢力到來大大抑製了苯教勢力,苯教可是發源於岡底斯山與瑪旁雍錯湖一帶的穹隆銀城,那裏是本應該滅掉卻如今都沒有毀滅的象雄國國都,佛教泛濫驅逐了象雄影響力,所以上到讚普,下到貴胄,倒是樂於看到佛教勢力崛起。

僧侶大部分出於閩國,高層僧侶出入權貴中,自然不自覺的提到了閩國,如此影響力下,秦懷陽一行倒是受到了吐蕃上下很熱情的招待,騎馬隨讚普進入拉薩城後,讚普還特意設下了隆重演戲,讚普家族古野氏,嫩氏,娘氏,韋氏,沒廬氏等貴人重臣幾乎全員出席。

十年前,秦懷陽以蜀王府的名義遊曆吐蕃,的確曾結識了不少年少權貴,宴席上故人相逢,更是唏噓了幾分。

長袖揮舞,杯盞縱橫,醉人的歌舞中,深受大唐風氣影響的貴族們用漢人的詩篇吟詩作對,熱鬧的宴會上秦懷陽三人都喝了不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