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主不要強人所難!與大唐的結盟不論對大唐還是對吐蕃都是個雙贏的局麵,我主仁慈,這才願意出動錢帛物資支援盟友!吐蕃乃雪域大國,怎能如此獅子大開口?莫吐蕃人都不知道禮義廉恥?”
這話說的可有些重了,不過看著任雅相陰沉這的臉,赤瑪倫出奇沒有發怒,而是沉默了許久,這才再次開口疑問道:“若我吐蕃出資,用吐蕃的牛羊鬆石酥油等特產向大唐購買糧食,每年可以互市多少萬石糧食?”
還真是鬧不清為什麼吐蕃國主就跟糧食杠上了?不過任雅相還是用心算了算,最後方才狠了狠心筆畫出了兩隻手。
“十萬石糧食!”
聽著這個數字,讚普芒鬆芒讚明顯身子晃了晃,赤瑪倫挺直的身軀也軟了下來。
“除了互市糧食,我大唐的布匹錦緞,絲綢酒類也可以互市,互市兵器也可以!還有..”急急匆匆任雅相又是說了一大堆,可惜芒鬆芒讚卻是疲倦的擺了擺手:“讚普需要再考慮一下,貴使先下去吧。”
“國主..”
“貴使,請!”
眼看著赤瑪倫都站了起來,大袖向門外擺去,臉色不愉的說著,悻悻然拱了拱拳,任雅相沉悶的走了出去。
沒等他走多遠,芒鬆芒讚已經暴跳的從榻上蹦了起來,操起身旁的大唐瓷花瓶狠狠向地上砸去,脆弱的花瓶碎成了無數塊,芒鬆芒讚依舊滿麵猙獰,餘怒未消的狂罵著。
“什麼天朝上國,連幾十萬石糧食都拿不出!騙子!騙子!”
不過狂怒的吼叫了半天,芒鬆芒讚卻又是軟弱的會過了頭,顫抖著問道:“讚蒙,我們要怎麼辦?”
一雙不同於普通吐蕃人,細嫩的拳頭捏的緊緊的,赤瑪倫卻也是沉默不語。
吐蕃與閩國的關係,很像後世明朝與蒙古,當然不是明朝前期,而是明中葉俺答汗時期往後。
明朝建立是在驅逐蒙古貴族出中原的情況下,最初的一百多年明朝與蒙古的關係簡直不共戴天,明太祖洪武帝曾派藍玉攻陷北元都城哈拉和林,徹底擊垮了北元政權,明成祖朱棣又五次率軍五十萬征討蒙古大漠,無數部落在明軍的打擊下灰飛煙滅。
可這樣非但沒有打垮蒙古,脫離了中原富裕的供養,越過越窮的蒙古恢複了先祖的那股凶悍,瓦剌,韃靼,土默特等部先後崛起,年年犯邊,土木堡之戰後甚至一度打到了北京城下。
可是到了明後期,先後放棄關外諸多據點的明朝無力與蒙古繼續征戰,不得不開放邊關進行互市,有了茶馬貿易的蒙古竟然安定了下來,讓明朝在邊牆外配製了一圈的親信部落。
甚至到了後期,明朝九邊經曆十多年鎮壓農民起義已經兵盡糧絕,蒙古依舊無力犯邊,孱弱到輕而易舉被後金努爾哈赤征服。
閩國對付吐蕃就采用了明後期的策略,開放邊關,積極互市到了主動,每年北方邦的吐蕃人上繳糧米五十萬石,而一百萬石的數量是曆年閩國與吐蕃相互交易最低數量。
豐富的糧食養活了大批吐蕃人,原本饑餓,疾病,吐蕃人的平均年齡不過三十,如今增長到了四十多,有了外來的進口,加上文成公主帶來的技術被李捷這個穿越鬼給打劫走了,這些年吐蕃的農業牧業發展緩慢,好不容易開墾的土地種植的青稞還被貴族奴隸主們拿去大量釀酒。
高原的青稞酒甚至還返銷閩國,這些可都需要糧食。
每年祿東讚控製吐蕃各部落的手段甚至也於此相關,吐蕃中央朝廷掌握了與閩國互市的權利,每年的會盟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各東岱,個部落向吐蕃國主進貢,換去大量的糧食以及唐貨。
可如今,赤瑪倫和芒鬆芒讚依靠沒廬氏將噶爾家族趕下了台,卻失去了如此多的糧食外援,大批平民奴隸餓死,大批貴族的生活質量下降的話,誰還支持擁戴讚普?
尤其是這個節骨眼上,北方的邊境還不安穩了。
思慮了許久,赤瑪倫也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讚普的糧倉中還有幾十萬石糧食,應該可以應付過這一次會盟,妾身父親帶軍出征,應該也能打垮北虜,隻不過與閩國絕交的事,一定要瞞住群臣!”
一想到自己糧倉裏好不容易積累下的糧食全部要拿出來,芒鬆芒讚年輕的臉上禁不住心疼的哆嗦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