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吐蕃讚普的行政殿中。[ads:本站換新網址啦,速記方法:,..]
來自大唐的紅漆木榻擺在上首,披著類似後世藏傳佛教袈裟一樣的王袍,年輕的讚普芒鬆芒讚與讚蒙赤瑪倫一同端坐在上麵,寶相莊嚴,威嚴的如同菩薩一樣,每個人的目光似乎都銳利到直刺人心。
繞是如此,大袖拜伏於下的長安使臣任雅相那張寬厚的麵上依舊免不了滿是得色,三文胡子一翹一翹的,強忍著得意的笑容這才重重拜了下去。
“唐使任雅相,拜見讚普,讚蒙,不知二位可考慮好,是否願意與我大唐結盟,續先帝所在時的翁婿之好?”
以前是兩家買,吐蕃可以任意的抬價,可如今僅剩下自己一家,任雅相已經有了充分把握談成與吐蕃的合約,因為得罪了閩國,吐蕃除了依靠大唐,再沒有別的選擇。
而爭取到吐蕃對大唐的意義卻是無比重大,它等於將西北防禦縱深闊寬了上千公裏,徹底切斷了閩國從側翼進攻關中的可能,如果成功的話,攻守態勢將為之一轉,隻剩下長安威脅閩國的嶺南,閩國就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如果成功,任雅相可以想象他回國得到的重用,或許就可以躋身宰相行列了!想到這裏,任雅相激動的身子都有點發顫。
不過坐在上首,赤瑪倫的聲音卻更加帶了些許陰冷生硬。
“這個問題本宮與貴使之前研究過了,隻要長安每年支援我吐蕃米糧一百萬石,我吐蕃就與大唐結成堅定盟友,在神山,布達拉宮下立碑結盟,永世不叛!”
又提到了這個問題,看著赤瑪倫二人生硬的麵孔,任雅相禁不住愣了下,這個問題已經卡在長安吐蕃之間多達幾個月僵持不下了,原以為這次隔絕了閩國,讚普兩人會知趣的不在提,卻不想他二人再次提了出來,尤其是看赤瑪倫的語氣,這個條件絕不相讓。
可問題是大唐如果拿的出來,早就同意了。
因為技術的發展,唐代的糧食產量大約多出漢代四分之一,《新唐書,食貨誌》中記載,京畿之中,每田一畝,官稅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畝之一石者,是二十倍於官稅者。
地主收租率十分之五,京畿的良田大約一畝兩石,這是京畿的良田,要是平均到天下,畝產一石還是有的。
盛唐時期,開墾土地最多為八百萬頃到八百五十萬頃,以收租五升計算,每年掌控在朝廷手中的倒有可觀的六千多萬石,可扣除了勳貴,官員,世家等免稅階層,也就剩下三千萬石左右。
古代交通不暢,三千萬石又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統一運輸到京師以及洛陽的各大倉庫後,就算打一個最小的折扣,也就剩下兩千萬石左右,這還是盛唐,開元年間,如今的初唐每年到李治倉庫裏能有一千五百萬石已經能讓李治樂開懷了。
就算實行著府兵製,番上的府兵依舊需要朝廷供養,屯兵洛陽二十餘萬,還要養滿朝勳貴,文武百官,尤其是李治還在營建大明宮等關中不少宮室與陵墓,出兵遼東更是燒糧的活計,這些年中原地區還出現了不少災害,造成了減產,皇帝的糧庫都是緊巴巴的,還要依賴與閩國的貿易,任雅相上哪兒給吐蕃找一百萬石糧食去?
“還請國主換一個條件,之前國主一直希望要我大唐的鐵器,耕種匠人,農書等,這些都可以商量!”遲疑了一下,任雅相又拋出了新的條件。
可惜,赤瑪倫卻是很執著,執著的搖了搖掛滿了綠鬆玉發辮的腦袋,很堅定的說著:“糧七十萬石!吐蕃不要金銀,匠人,子女,僧侶,隻要糧食!七十萬石,不能再少了!”
“這個.”
這下任雅相就鬱悶了,這吐蕃人怎麼就如此冥頑不化呢?足足猶豫了幾分鍾,額頭上都見汗了,任雅相這才哆嗦著提出了新的條件。
“不若,我大唐再與吐蕃進行一次和親?陛下嫁女與讚普,嫁妝不低於文成公主入吐蕃?有了我大唐的精工良匠,國主就可以修建長安一樣的城池,開墾連片的田地,打造的兵器鎧甲甚至不弱於唐軍!”
高高揮起了大袖,就跟推銷保險的一般,任雅相一張老臉滿是誘惑,可惜說了半天,赤瑪倫還是死硬的搖了搖頭。
“吐蕃隻要糧食,不要和親,不要工匠,不要金銀!”
這下任雅相也沒轍了,談判到了這裏,這位關中世家也禁不住談除了一肚子火氣,滿是惱火的狠狠一甩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