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靜之聲(1 / 3)

安靜最喜歡的地方是市中心的圖書館。在這裏,她可以不被別人打擾,安心地坐在靠窗的角落裏看書。這裏人人都很安靜,她可以融入其中,看上去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

很少有人知道,她是一個先天性失聰患者。

安靜人如其名,平時很少與人溝通,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戴著耳機看書,每天與孤獨為伴,與書籍為友。用她的話來說,她是一個被世界所拋棄的臭蟲,活在這世上已屬實不易,不敢再奢求有人能陪伴,得到什麼溫暖。

這一天和往常沒有什麼不同,安靜戴著耳機,專注地讀書,遇到了喜歡的句子,會把它們抄在劄記本上。

“最動人的音樂在心裏。”

安靜的字相當不錯,是一眼看見就會被驚豔的秀氣字體。因為她聽不見,所以和媽媽交流時候媽媽會寫紙條給她看,她也會用紙條回,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練就了一手好字。後來安靜在特殊教育學校學了一點唇語,能看得懂媽媽說的話,便不會麻煩媽媽寫紙條。但是媽媽每天依舊會背一個包,包裏是筆和紙,方便安靜看不懂唇語的時候寫給她看。

安靜生下來就聽不見,她的爸爸一聽說治不好,就要把孩子掐死,媽媽哭著和爸爸離了婚,大罵她爸爸是人渣,說自己一個人會照顧好孩子,並給她取名叫安靜。從此以後,安靜就是媽媽一個人的女兒了。長大了的安靜發誓,會聽媽媽的話,對她好。

安靜性格內斂,不善言辭,在特殊教育學校的人緣也不好,媽媽怕她孤獨,找來隔壁鄰居的兒子陪她玩,這一玩就是好多年。說是一起玩,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其實是兩個人湊在一起做自己的事。安靜不喜歡這個哥哥,因為他言辭中的關心總是帶著同情,對她的好也不過是受了媽媽的囑托,讓她覺得他不夠真誠。

此時安靜合上了書,趴在桌子上休息,她格外愛惜自己的眼睛。不知道睡了多久,一睜眼,就看到坐在自己對麵的這個人。

他一件紅色半袖,恰到好處的健康小麥色肌膚,濃眉大眼,鼻梁英挺,正百無聊賴地看書。是和安靜年紀相仿的男孩子。照理說安靜坐的這張桌子離書架很遠,很不方便,一般人不會坐在這裏的,平時也不會有人和她做一張桌。

安靜不喜歡和人坐一起,想站起來換一張桌,但是睡覺睡的腿麻,腿一軟,膝蓋碰到桌子,發出了很大的噪音。附近有人看書入迷被嚇了一跳,紛紛朝這裏看了過來。氣氛有些尷尬,安靜揉揉腿,又坐了下來,想著緩緩再走。

對麵男生遞過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沒事吧?”

安靜原本不想接,但拒絕人家不太禮貌,於是在下麵寫了“我沒事,謝謝關心。”但其實磕這一下確實很疼,膝蓋破了皮,滲出一點血。

男生又傳來一張紙條“我這兒有碘伏,上點藥吧。”安靜寫“不用了”還沒寫完,對麵的男生就動作迅速地把拿出碘伏,坐到安靜身邊,大有給她上藥的意思。

男生用幹淨澄澈的眸子看著她,像是在問她自己上藥還是我來。安靜無奈地接過了男生手裏的棉簽,簡單塗了兩下,用紙條寫“謝謝你。”

“不客氣,你的字可真漂亮。”男生寫這幾個字的時候,動作瀟灑帥氣,筆速飛快。字體蒼勁有力,一看就是練過的。

“你也是。”安靜由衷的讚美,一個男孩子,這麼熱情細心樂於助人,長得還帥氣,輕易得到了青春期女生的好感,哪怕是安靜這樣穩重自持的女孩子也不例外。

男孩子接著給她傳紙條,書也不看了,左手支著下巴看著安靜,右手給她寫紙條。

安靜被人這麼盯著有點不好意思,臉頰燙燙的,是從前從未有過的感覺。

後來男孩子接了個電話先走了,安靜自己在桌子邊發呆。

他們兩個的紙條還在桌子上,安靜想了想,把它們夾在了她最喜歡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裏,沒有丟掉。

回到家,媽媽跟她說話,安靜沒有跟媽媽說在圖書館遇到的像紅色一樣熱情的男孩子,按照平時,每天發生了什麼事,遇到了什麼人,她都會告訴媽媽,讓媽媽放心。

但這件事是個例外,這是除了鄰居哥哥之外第一次有男孩子跟她說話。這種感覺是從前沒有過的,陌生的體驗。

這件事不過是個小小的插曲,安靜還是和以前一樣,來到圖書館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