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小秀才VS世子爺(35)(1 / 2)

許彥河在國公府安然無恙地度過了一晚,次日一早,秦朗之上朝,許彥河便同他一起出門,到書院教書。

日子相安無事地過了數日。

鞠飛鳶那邊有消息傳來,泄題案的調查有線索了。

根據鞠飛鳶的來信,她將調查集中在當天在茶樓參會的官員,分析得出,其中“京”派官員兩人,“蜀”派官員四人,“浙”派官員六人。放眼朝局,三派官員的分配也大約如此,“浙”派最多,“蜀”派次之。

如此看來,在權術爭鬥中,最為急迫的是蜀派。他們急需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力量,以使自己的派係更有話語權。

鞠飛鳶將排查重點放在蜀派官員上,果真發現了許多疑點。

她約秦朗之與葉唯清會麵,三人經過分析得出——蜀派官員有重大作案嫌疑,並將幾個核心人物圈點了出來。

“剩下的就是證據了,但是我軍中的力量跟那些文官很少打交道,這幾日我部下頻繁走動,已經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鞠飛鳶說。

“這不難,交給我吧。”許彥河接話。

“你?你在朝中有什麼勢力?”

“你忘了,我手下可有一批清客。”

秦朗之眸光一動,說:“我聽父王提起過,先帝當年順利登基,鍾離先生手中的清客沒少出力。沒想到這種神龍無影的清客,你手裏也有一支?”

許彥河笑笑:“什麼神龍無影,不過是大家神化了這支力量而已。每一個有誌報國的寒門學子都可能成為清客,求知書院有那麼多人,書院裏的學生必然有清客。他們沒有實權,也不會威脅到別人的利益,不過是組成了一張大網,將京城的聲音傳遞到各地。我並不是清客的首領,可我能從課堂上給他們傳遞消息。”

“是個不錯的辦法。”秦朗之說,“這些清客滲入京城,有不少應該是達官貴族府上的門客,能讓他們去走動調查,一定會更加順利。”

“時間不多了,分頭行動吧。我在書院調動清客,鞠將軍繼續監視各官的行動,防止他們聞風而逃。世子爺再去梳理一下朝中官員的關係網。”

秦朗之猶豫了一下:“蜀派官員裏有許多都是皇後娘家人,我怕這麼徹查下去,早晚會查到後宮頭上,這有傷皇家顏麵。”

鞠飛鳶也是這個意思:“可能查到最後,這變成了皇上的家事,知道得人太多不好。”

許彥河站出來:“我自有辦法,你們不用擔心,盡管去查。”

葉唯清經營求知書院,長久以來給人一種威嚴感和可信感,鞠飛鳶與秦朗之也就放手去查了。

日子表麵上看還算平靜,實則朝局暗潮洶湧,不知為什麼,許彥河總覺得,這是山雨欲來之前的寧靜。

最近許彥河在秦朗之的授意之下,一有空就會夜宿國公府。他明白秦朗之是想讓他多跟王爺王妃走動,且每次出現在下人麵前,秦朗之都會對葉唯清關懷備至,甚至有點不顧世子爺的體麵。許彥河知道,他是在下人麵前給自己立威。秦朗之真是在用實際行動表達要將葉唯清贏娶進門的決心。

在這種情況下,府裏的下人也十分識趣,對待葉唯清就像對待後院的主人一般。

許彥河並沒有恃寵而驕,永遠淡然和善,因此在下人中也算博得了好名聲。有時許彥河會遠遠地給王妃提點關於帶孩子的意見,王妃表麵上冷淡客套,實際上背地裏很重視他的意見,因為前幾次下來,她已經明白葉唯清的意見總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