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管家這麼說,李秀璋激靈靈打了個寒戰。
那些修道士傳說之類,世間廣有傳言,很多陰人害人的傳聞,都是屬實。
他生怕自己被什麼壞事淋上了身,當下就不顧小妹,和管家兩人,匆匆離開。
李秀娘在村子裏,可以說是裏裏外外,裏三層,外三層,找了個遍,又去了附近,在村外打轉,用了足足一天一夜,實是累得不行,就閉眼小憩一會。
她再度醒來,仍是床冷鋪寒,夫君未有歸期。
思之再三,李秀娘忍把淚,帶上餘錢,提上寶劍,換了一身短打,出了村,投向了她的師門,靜湖宮去。原來李秀娘是靜湖宮外門弟子,本也有入內門之機,但奈何心有凡念,不肯消除,隻能於那外門,現在她不想回家,又等不到夫君,左右無計,隻得先去師門。
聽罷傳言,芻玉林算是明白了,他心念和劉異基相通。兩人心中都是可笑。
罷了,既然如此,我也可以放下一切了。
芻玉林揮揮手,掃除了原體存有最後的一份癡情,也將屋裏收拾一番,帶上一些洗換的牙襪什物,就出了門,前往趙莊去也。
按下劉異基離開遠走,芻玉林前往趙莊不提,隻說那李秀娘。
此女離了家,一身悲傷,以苦修的輕身功夫,也算幸運,未遇災難,無所阻隔的到了小靜湖。
這小靜湖,位於五福州,野鴉澤中,雖是少見於世,卻也可得一方太平。
畢竟,此門中人,多是女子。
小靜湖分靜湖堂,深水澗,停雲軒三部。那靜湖堂,是其中核心。
深水澗,多以靈草靈穀為其出產,供養門派。
停雲軒,則是外門雲集,以其外門資財,供奉門派。
饒是如此,小靜湖在明麵上,也隻是一個中等的門派,算不得修真門,實是一弱小宗。
靜湖堂的堂主,雪萍女居已經是心動期的修為,修一口劍,會些許武,放在大門派裏,甚至修真裏的小門中,都不算什麼,但在世俗來講,已經是神仙一流的絕美人物。
她這日,正在靜修,卻是聽說了李秀娘前來,便招之而入,看了李秀娘,心裏發苦。
當年,她遇到李秀娘,收之為徒,奈何李秀娘有家室之累,雖說小靜湖不行斷情之事,但也要別情,卻是李秀娘放之不下的,使得兩人沒有太深的緣,雪萍女居教了她一些許的功夫,也就離開,但心中,實有些放之不下。
再看其人,這般的模樣,她忍不住道:“癡兒,如何會變得這般模樣?
看到美麗的師父,李秀娘心中悲痛,當下就跪倒,一五一十的說了起來。
雪萍女居聽了,笑道:“罷了,此也是你的緣法,我早早和你說了,做事需專心,你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縱是學武,又有何用?與人相夫教子,可看看你所嫁的卻是何良人。世間男人多薄辛,真正的好兒郎,卻能有幾?就算有一時之瑜,也不過是片刻風光而已,人心多變,天長日久,什麼真情善美,都會褪色,唯有我道恒定永遠。值得我們用一生追隨,你現在既然擺脫了那些俗情,我就許你為我第五弟子好了!”
當下,把大弟子,二弟子,三弟子,四弟子叫來。
這雪萍女居雖是入道,也是靜湖堂堂主,自己私人門下,其實隻四個弟子,是為親傳嫡係。分是那大師姐風文芸、二師姐紀文情、三師姐林文香、四師姐慕文玫。
雪萍女居道:“你為我第五弟子,我賜你道名……便叫李文秀。”如此,李秀娘日後入道,道號就是文秀,她的幾位師姐便是文芸、文情、文香、文玫。隻待她們修為到了化氣十二層,先天大圓滿,進入辟穀期,就可以拋俗入道。哪怕還是凡俗武者,也是摸到修道的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