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發亮,排班禁軍手按寶刀,肅立在簷下一動也不動。掌燈的小太監依次滅了懸在宮前的角燈,守夜的宮人也換了崗,伸個懶腰,打著哈欠回裏屋休息去了。
新入宮的玉嬪一臉嬌媚,烏黑的長發散在後背和肩頭,雙膝跪在榻上,欲伸手幫皇帝整理衣裳。
皇帝將身子一側,徑直走開,伺候起居的宮人立刻躬身上前忙碌。
皇帝性子不可捉摸,冷峻的側臉在這般光線下,如同天書晦澀難懂。玉嬪不敢多想,隻得重新躺好,攏上被子愣愣望著。
皇帝腰脊站得筆挺,展開雙臂,由宮人伺候著穿上龍袍。他的內心很複雜,先前以為自己可以不在乎,腦海中卻一直出現她清秀的臉。他有時候也會反省,自己的目光過於毒辣,輕易就能將每個人的貪婪看著眼裏,在心中默默不屑或者放大。想到這裏,皇帝越來越念她了,心中邊一陣陣酸熱,大步出了殿外,站在廊下深吸了一口氣,好像要用這清冽來驅散胸中的鬱悶。
天際漸漸泛白,皇帝一個抬手示意,太監們立刻一聲聲,洪亮地傳了出去:“皇上啟駕嘍--”
“皇上啟駕嘍--”一道道高聲傳喚,此呼彼應,回蕩在深沉莫測的宮殿之中。
今日的進講與以往不同,皇帝特改成了茶會,邀請新中的舉子和頗有文采之人,開了話題,不避君臣之禮各抒己見,淺談李氏政權衰落。
眾人入席敘座,皇帝自坐了末座,登基以來除了老太後那裏,他從不曾與別人敘過什麼次座,今日如此,令人不禁感慨其親和大氣。
相互寒暄過後,歸了本題,氣氛越來越熱烈,各有才學之人紛紛發表了對於李氏王朝的看法,說到李浩辰愛好音律重用伶官,最終眾叛親離,末了隻有一位忠心的伶官候在身側,總結為:君以此始,必以此終。李浩辰上位後因問題諸多而煩惱怠慢,又偏於享樂,觸犯眾怒,也大損了自己的聲名。
講完這些又論了諸多當下朝廷的問題,眾人滔滔不絕,越說興致越高,幾乎來不及思量。皇帝心中起了極大的震動,腦子轉得飛快,以往進講的師傅不敢這般言語,無章程能聽見不同的聲音,果然有趣。結束後皇帝挑出學識淵博,才思敏捷之人委以官職,眾人皆行跪禮感謝皇恩。
天氣晴好,時氣暖和,庭中桃花灼灼,風中帶著花草青氣。賢妃覺著頭腦昏漲,宮女便拿著犀角梳細細幫她按壓頭皮緩解。
小順子快步進來,躬身行禮道:“奴才給賢妃娘娘請安,皇上今日早膳午膳皆未動,師傅想請您過去瞧瞧。”
賢妃稍一凝神,問:“什麼起因?”
小順子一愣,急忙回:“這奴才們並不知曉。”
賢妃細細思量後有了眉目,臉色一沉:“早膳是什麼?”
“早膳尋常幾樣,主要是鴨湯麵,並無異常。”
這麼多年,他心中終是放不下她,賢妃微微一笑,囑咐身旁的宮女道:“去,準備一碗銀絲素麵,還有時鮮和細巧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