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子寒這幾天都不用上學,家裏有喪事,他和兩個姐姐都請了一星期的假。
陸望晴也首次請了三天假,畢竟這是雲歸遠的師父,說起來就像父親一樣。
此時秋子寒正和小夥伴們坐在一桌,他自己不喜歡搶,可是看著小夥伴們搶菜,他也樂嗬嗬的看著,感覺挺好玩的。
他喜歡熱鬧,特別是自己家裏這麼熱鬧。
等到上了三四道菜之後,孩子們就會放慢速度,鍋裏的菜才會慢慢的多起來。
一般情況下,上菜的順序是先上普通的,好菜和大菜都放在後麵。
等好菜上來時,孩子們都吃得差不多了,有的已經放下碗筷,有的則在努力的再吃上幾口。
有些家住其他村的孩子,則會拿起幾塊菜葉子,包上點好菜,回家時可以帶回去。
同村的人就不用了,因為這幾天他們都會在這裏吃飯,家裏是不用開鍋的。
等吃飯的都吃好了,喝酒的人就會合並成幾桌,將邊上桌子有些還沒有動過筷的菜拿到一起,慢慢的喝,慢慢的吃,甚至還會劃起拳來。
第一輪共開了四十六桌,當大部分人都吃好後,還有五桌喝酒的人沒有散席,倒酒的人不斷地給他們添酒,招呼他們慢慢的喝,而劃拳的兩桌還會圍上不少人看熱鬧。
沒有等喝酒的人散席,第二輪緊接著又開始了,這一輪隻擺了四十桌,結束後依然又有五桌喝酒的人在繼續喝酒。
到第三輪時,隻開了三十二桌,很多幫忙的人也都上桌吃飯了,一邊吃,一邊還要輪番的招呼客人,給客人倒酒,陪客人喝酒劃拳。
依這裏的風俗,逝者已經入土為安,家裏就要熱鬧一些,衝淡一點家裏淒涼的氛圍。
院子裏喝酒的人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吃好飯的道師先生就要開始籌備做法事的事情了。
有不少東西要寫,也有不少道具要按規矩擺放好。
好在他們是兩幫道師先生合在一起,而且雲歸遠也會跟著幫忙,分工就比較細致一些,做起來還算輕鬆,寫的寫,擺放道具的擺放道具,到了下午,一切都準備好了。
在農村,七天法事已經算很大的法事了,傳說中以前有些大富人家會做七七四十九天,甚至九九八十一天的法事,不過那都隻是聽說的,這裏大多數人家都隻做三天,最多的也就七天而已。
要做法事,堂屋裏的四麵牆上都掛滿了精美的菩薩畫像和吊有古銅錢的靈幡,靈位前,蠟燭和香基本都要不斷地燃著。
一時間,堂屋內香煙繚繞,氣氛肅穆,道師先生們坐在八仙桌邊上,不斷地為逝者念各種超度亡靈的遠古經書。
有時是敲著單調的木魚聲或者輕輕的敲著鼓聲,嘴裏念念有詞;有時則敲鑼打鼓的大聲念唱,到了該燃放鞭炮的時候,還會燃放一掛鞭炮。
秋子鴻和秋子寒這兩個親生的孝子,要輪換著跪在靈位前,在需要磕頭的時候,給逝者磕上三個頭。
當然,說是輪換,主要還是秋子鴻頂著,秋子寒一般跪一會就堅持不住了,秋子鴻隻好把他換下來。
堂屋裏做完後,還要到外麵空曠的地方,搭上高高的祭台,掛上長長的白色靈幡,敲鑼打鼓的做祭祀活動。
七天下來,道師先生們都感覺無比的困倦,這七天裏,他們很少有睡覺的時間,特別是秋荻的師叔,年事已高,熬得更是一臉的困意。
到了法事結束的這一天,將那些紙紮的祭品拿到小溪邊燒掉後,道師先生、主人和至親的親朋們都感覺困倦的不行,草草的吃過午飯後,就找地方休息去了。
幫忙的人則開始收拾殘局,直到晚上,秋家才總算相對的恢複了一些寧靜。
法事完畢,道師先生們整理好工具,再三安慰了主人,就離開了。
一直伴隨到法事結束的那些至親好友也都相繼的回去了,隻有許采墨還留下來陪伴和安慰姐姐許采薇。
做完法事,客人也都散去後,秋家一時有些冷清,有種曲終人散的淒涼。
吃過晚飯後,許采薇準備好花生、瓜子和一些菜放著,因為晚上會有人來鬧家,在這裏,無論誰家剛辦過喪事,村裏人都會到主人家熱鬧一段時間,就是為了能衝淡一些主人家的悲涼氛圍。
許采薇拖著疲憊的身體,在許采墨的陪同下,早早的就去睡覺了。
臨睡前囑咐幾個孩子,一定不要怠慢了來鬧家的人,大家也都是一片好意。
許采薇姐妹倆剛去睡覺不久,村裏人就陸陸續續的來了,基本都是年輕人居多,大家都是年輕人,坐到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除了關於秋荻的話題外,其他什麼都有可以聊。
秋子瑤將瓜子和花生端上來,招呼大家吃著玩。
秋子鴻拿出撲克和象棋,分成兩桌在玩撲克,不時會發出些爭執聲或者拿到好牌後的歡呼聲。
下象棋的人就相對安靜一些,有時候一步棋要停頓很長時間才動。
年輕的女孩們,有些人手上還做著針線活。
雲歸遠和陸望晴也陪著坐到了深夜十一點過鍾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