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古琴奏名曲(1 / 2)

伯公跟陸望晴和雲歸遠幾人說話的時候,外麵陸陸續續又來了一些客人,其中就有梁夢樵開車帶著韓江雪一起過來了。

大多數人都帶著祭品而來,秋荻家的院子裏又擺上了好幾張桌子,有寨子裏幫忙的人接待著。

閑聊了一會之後,伯公以一種比較隨意的語氣對陸望晴說道:

“你奶奶受苦了半輩子,晚年倒是可以享享清福了,你有沒有想過讓父母落葉歸根呢?”

一聽這話,陸望晴無比的意外,她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雲歸遠,以為是雲歸遠將自己認奶奶的事情,告訴了伯公,可是,雲歸遠卻不著痕跡的搖了一下頭,表示他沒有說。

略作停頓後,陸望晴就輕聲回答道:

“想過,我正打算春節期間,趁著寒假出去一趟呢!”

伯公微微頷首道:

“嗯,為人子女,確實應該為父母去做點事情的。”

陸望晴想了想,就試探著問:

“就是不知道是否會順利?”

伯公抬頭看了一眼陸望晴,然後輕輕的點頭道:

“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說到這兒,伯公看了看窗外,眼看已經是傍晚時分,時辰也差不多了,就站起身來說道:

“下麵就開始正式進行燒六七的儀式吧!”

他緩步走進堂屋的時候,雲歸遠也立即跟隨而去,幫著師祖一起布置堂屋,點上香燭。

堂屋中間放著一張大八仙桌,上麵擺滿了祭品和祭祀用的道具,靈位前燒著香,燃著蠟燭,煙霧繚繞,氣氛肅穆。

伯公手持一副小銅鑼,站在八仙桌前,一邊敲鑼,一邊用那滄桑沙啞的嗓音為秋荻念唱著古老的經文和祭詞。

八仙桌旁邊,放有三個大火盆,秋若龍兄妹五人,秋荻的幹兒子幹女兒,以及一些族內的至親晚輩,都跪在火盆前,雲歸遠、陸望晴、韓江雪和梁夢樵也跟著一起下跪,都帶著一臉肅穆的表情給秋荻燒祭品和冥幣。

這時,許采薇突然帶著自己的三個弟媳婦,抱來四箱秋荻生前收藏的書畫,對秋子鴻說道:

“子鴻,你們把你爸的這些書畫都燒給他去吧,平時他最珍愛的就是他的這些書和字畫了,燒給他,讓他在下麵才不會那麼寂寞。”

正在念唱祭文的伯公看到後,不由停了下來,他有些不舍的說道:

“這裏麵有些書和畫還是很珍貴的,應該給孩子們留下一些。”

伯公開口,許采薇隻好順著話回答道:

“我也不太懂,那就麻煩伯公給他們挑一下吧!”

伯公當即緩緩的彎下腰,將箱子裏的書一邊分類一邊說道:

“這些是他花錢買回來收藏的,有些書現在到書店都買不到,有些畫是很有收藏價值的。”

“至於這些他自己抄寫的經文和書籍,以及他自己作的那幾幅不太成熟的畫作,孩子們確實用不上,這些書歸遠自己應該也抄有,倒是可以燒給他。”

大概二十分鍾左右,伯公就熟練的分好了,留下了將近一半,其餘的就放到火盆邊上,讓幾個孩子一本本、一張張的往火盆裏放進去。

熊熊大火中,一切都慢慢的化為了灰燼……

不一會兒,秋荻家裏再次響起當當當當的敲鑼聲,以及伯公那略顯滄桑和悲涼的念唱聲,加上時不時放一掛鞭炮的響聲,使得整個儀式既熱鬧,又很是肅穆,直到快七點鍾才結束。

儀式結束後,許采薇又抱過來一架古琴,放到屋裏的桌子上對伯公說道:

“伯公,這是秋荻生前喜歡彈奏的古琴,他不在了,我們家也沒人會彈這個,不如就送給你帶回去吧!”

伯公若有所思的看著桌上那一架充滿古韻的古琴,良久之後才緩聲說道:

“我記得秋荻有兩首曲子彈得最好,一首是《酒狂》,一首是《漁樵問答》,我最後一次聽他彈奏,應該也是六年前了,沒想到再次看到這架古琴的時候,他都已經入土為安了。”

說完後,自己都不禁有些黯然神傷,停頓片刻後,他看向雲歸遠問道:

“歸遠你就沒學這個?”

雲歸遠麵帶慚愧的表情回答道:

“師父也想教我來著,他給我講過很多關於古琴曲的故事,其中說得比較詳細的就是《漁樵問答》,可惜,故事我倒是聽得津津有味,但是彈琴我實在是沒有天賦,所以就沒學。”

伯公微微點頭道:

“你畢竟太年輕,整天忙忙碌碌,靜不下心來,自然就學不會了。”

稍作沉吟,伯公又看向陸望晴問道:

“陸老師學過古琴嗎?”

陸望晴小聲回答道:

“學是學過一點,但就是略懂一點皮毛而已,彈不出古曲真正的韻味來。”

伯公隨口道:

“彈琴彈的其實就是一種心境,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心境下,彈出來的意境都不一樣,曲隨意走,意在曲中,有時候,你哪怕不彈奏曲目,隨手撥動琴弦,那不成曲調的琴聲都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