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四回 亂象(3 / 3)

韓征便也斂了笑,肅色應道:“全體整裝待命,待天黑以後,便向京城進發!”

青天白日的不便行事,宮裏這會兒也還不夠亂,自然不是最佳時機,還得等到天黑,才是好時機。

宮裏這會兒卻已然開始亂象叢生了。

先是江院判等一眾太醫剛進了宮,便都被傳到了乾元殿去給隆慶帝診治。

可惜就像田副院判說的那樣,江院判等人亦是束手無策,根本救不醒隆慶帝。

太後因此更怒,也更慌了,要是隆慶帝真就這麼去了,她可就沒兒子,又要經曆一次白發人送黑發人不說,餘生也堪憂了,偏偏蕭琅如今又還遠在天邊,根本指望不上。

宣武侯與崔福祥心裏也慌了。

他們哪怕這陣子炙手可熱,風頭無兩,可自己知道自己根本就還根基不穩,要是皇上真再醒不過來了,他們後邊兒的路無疑會難走許多,甚至,直接走上了絕路亦可知!

不想讓他們更怒更慌的事情還在後頭。

隆慶帝昏迷不醒的消息竟然長了翅膀一般,很快就在宮裏傳播開了,不到午時,宮裏已是人心惶惶,宮人們慌亂不說,妃嬪們也都惶恐不安,還有哭著到乾元殿裏,自請要給隆慶帝侍疾的。

把太後氣了個半死,讓段嬤嬤親自去狠狠申斥了豫貴妃一回,讓她管好後宮,管好所有妃嬪和宮人,“……若沒那個本事,就趁早把鳳印給哀家交出來,趁早退位讓賢的好!”

又大罵崔福祥‘廢物’,“封鎖個消息都封鎖不好,哀家要你何用?以往韓征在位時,可曾像你這般無用過,他要封鎖什麼消息,便是哀家都不知道,不怪你比他多吃了幾十年的飯,還是要被他壓得喘不過氣來!”

讓崔福祥立時給她補救去,“要是消息再傳出了後宮以外,哀家要了你的腦袋!”

連皇帝昏迷的消息都封鎖不住,且僅隻幾個時辰,便已傳開了,這要是皇帝真……豈不是更要封鎖不住,立時便要傳得人盡皆知了?

那她還怎麼等她孫子回來,怎麼如願以償,善始善終!

可惜“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無論豫貴妃與崔福祥如何極力補救,到得午後,閣老們還是收到了消息,都到乾元殿外跪請起太後允準他們到隆慶帝床前,侍疾待命了。

到得申正,更是連以平親王、安親王為首的好些王公親貴也都知道了隆慶帝昏迷不醒的消息,都聯袂到了乾元殿外,與眾閣老一道請求太後允許他們進殿侍疾待命。

直把太後氣得眼前一陣陣的發黑,心知都是崔福祥還沒有韓征的權勢與威壓的過,要是換了韓征,文武百官也好,王公親貴也好,誰敢這樣造次的?

既恨崔福祥不爭氣,是個付不起的阿鬥,更恨隆慶帝以往為何要給韓征那麼大的權柄,弄得群臣心裏隻有韓征,沒有他,對他堂堂一國之君,竟絲毫的敬畏之心都沒有,連帶她說話也不管用!

唯一慶幸的,也就是韓征已經死了,——崔福祥焦頭爛額,百忙之餘,並沒忘記最重要的事,讓韓征盡快“畏罪自盡”,也是因為有宣武侯在一旁一直監督著他,他連想容後再辦都不可能。

於是打發劉春陽親自去了一趟西廠詔獄,親自灌了韓征鴆酒,‘親眼瞧得他七竅流血,氣絕身亡’後,才回來向崔福祥複了命。

崔福祥對自己的幹兒子自然是信得過的,劉春陽既說韓征已經死了,那便是真的死了,何況還有宣武侯的心腹侍衛一直同行,後者也證實了韓征的確已經死了,可見斷不會有錯。

崔福祥這才稟告了太後,太後也才能在焦頭爛額中,稍微鬆一口氣,稍微得到一絲安慰。

可如今就算韓征已經死了,眼下的危機瞧著也輕易解不了了,可如何是好?

太後婦道人家,又上了年紀,一直靠一口氣撐著,如今眼看火燒眉毛,危在旦夕了,哪裏還有主意,又哪裏還撐得住,大口喘著氣便直往後仰去。

唬得段嬤嬤忙一把扶住了,一麵喝命:“太醫,太醫!”,一麵已急聲說起崔福祥與宣武侯來:“崔廠公與宣武侯不是口口聲聲誓死效忠皇上和太後娘娘嗎,那您二位倒是快想辦法啊,如今大家可都是一條船上的人!”

崔福祥與宣武侯卻哪有什麼辦法?

閣老王公們哪個不比他們品秩高,單個或是三兩個,他們還能對抗周旋一下,那麼多都聚在一起,法不責眾,且還都是一副義正言辭,忠君為國的架勢,他們就更不是對手了。

宣武侯心裏更是腸子都悔青了。

他當初真該借口打擊過度,及時抽身的,如今韓征說是已經死了,可他總覺得,韓征不可能那麼輕易就死了,勢必有詐,他壓根兒不信,偏他還不能離開禦前一步,不能親自去驗看確認;

從頭至尾,也一直有一雙看不見的大手,在推動著一切全按大手主人的意誌來發展。

而他,就像那誤入了蛛網的小蟲子,越是想要掙開蛛絲,掙出蛛網,便被纏得越緊,離那張能吞掉他的血盆大口也越近,不定什麼時候,便會被一口吞掉了!

宣武侯最終還是給太後出了主意,雖然明知道太後不會同意,“太後娘娘,要不,就提了常百草來給皇上診治吧?隻要皇上能醒來,閣老王公們親眼瞧得皇上已緩過來了,自然也就會散去,人心自然也穩了。不然再這樣下去,不止宮裏人心惶惶,整個京城隻怕都要人心浮動,亂了套了!”

果然太後縱已氣急得站都站不穩了,還是駁回了他的諫言:“皇帝如今雖情況不妙,但哀家相信他吉人自有天相,總會醒來的,可要是提了那常百草來,皇帝就真是再也別想醒來了,你這是出的什麼餿主意,再給哀家想!”

崔福祥也趁機嘀嘀咕咕,“侯爺怎麼還不肯放棄提常百草來給皇上診治的想頭兒呢,他是您什麼人啊,您這般護著他?您再這樣,就真要令人懷疑您的居心了!”

好在太後立馬喝罵了崔福祥:“宣武侯不管主意是好是歹,好歹還出了主意,你呢,主意半個沒有,事情半件辦不好,除了碎嘴碎舌,你還會什麼?你倒是給哀家想轍啊!”

崔福祥這才不敢多說,繼續愁眉苦臉的與宣武侯大眼瞪小眼起來。

------題外話------

推薦凡雲玲的《田園嬌女:夫君,娘子來了》

簡介:有道是,父債子還,母情女償!

於是乎,一對懵懂無知的小兒女,一出生就被綁定了。

十二年後,獨孤嬌千裏尋夫,西陵虞英雄救美。

自此後,他身邊多了個無微不至的小妻子。

自此後,她發現夫君桃花好旺,千斬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