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成錦猜測,王守仁和符南蛇碰上了。
隻是京城和海南離得太遠,一時半會兒,消息到不了京城。
“老高,良鄉的理科又要開考了吧?”朱厚照喜滋滋地問。
“殿下又想參加?”嚴成錦略帶警告:“忘了上次在考場被楊師傅抓出去?殿下就別去搗亂了。
這次考試,關乎許多人考科舉的名額。”
秋闈將近了,良鄉的工程師中,隻有謝丕能參加。
謝丕進入良鄉的理學之前,就考過了小三元,可以參加鄉試。
而其他的胥吏子弟,還要從縣學開始考。
但成為良鄉工程師就能參加科舉的事,傳遍了大明,天下那些文吏的子弟,紛紛來良鄉求學。
“本宮聽說,張賢去了荊襄,無人監考,就讓本宮來當考官吧?本宮還沒當過考官呢。”朱厚照手舞足蹈道。
“臣什麼也不知道。”
朱厚照靈機一動,老高這麼說,就是默認了。
嚴成錦快步回到都察院,他出一套考題,然後宋景再出一套考題。
試卷交給王不歲印製。
弘治十四年六月二十,良鄉有考試前緊張的氣氛,許多胥吏子弟早早就不遠千裏,背著竹箱來到良鄉。
隻為了爭得參加科舉的名額。
如今終於開考了,胥吏子弟們喜極而泣,他的祖輩都是文吏,能讀書寫字,頗有才學,無奈卻不能參加科舉。
他們個個都信心滿滿,相比於流民的子弟,更有優勢。
“馮安兄學得好,還請照拂一二。”
“這次理科的名額,必有馮安兄一位。”
幾個胥吏子弟對一人十分推崇,這人就是馮安,他來自浙江餘姚,半年前就來到了良鄉。
上一次沒有考上,這次頭懸梁錐刺股,關門在草房中學了幾個月,有了很大長進。
有人是為了參加科舉,也有人是為了當上工程師,領良鄉工坊每月發的三兩銀子。
宋景在良鄉已經成了傳奇。
每個月領一百兩銀子,成為了良鄉所有平頭百姓的楷模。
甚至連良鄉士紳的子弟,也覬覦宋景的工錢,想考良鄉的工程師。
“小宋師傅,這次的試題,難不難?”謝玉有些尷尬地笑了笑。
他上一次落榜了,沒考上,與工程師的月薪失之交臂,極不甘心。
“謝會長。”宋景微微躬身行禮:“這是大人出的題,我也不知深淺。”
鍾聲響起,考生開始搜身入場。
衙役站在考場各個角落,同上次一樣,背對著背,監督考生。
考生做好後,朱厚照喜滋滋地抱著試卷,走進考場中。
“本……本工程師頭一回監考,你們隨便作弊。”
台下一片嘩然。
宋景滿腦黑線,在一旁偷偷提醒道:“不對,殿下,是不能作弊!”
朱厚照意識到不對,眼珠子一動,連忙更正:“別吵,是不能作弊,哼!本宮隻是試探一下,你們還真把書拿出來了?那個,還有那個!對,沒錯,就是你們,來人,給本工程師拖出去!”
那幾個喜滋滋把書掏出來的人懵逼了。
這廝絕對是作弊的高手,否則豈會用如此高明的手段,誘引我等。
宋景暗自佩服,太子殿下真聰明,抓了好幾個漏網之魚。
朱厚照拍拍手,笑道:“快,把試卷發下去。”
衙役們把試卷分發下去,謝玉望著朱厚照覺得有點奇怪,小朱秀才明明沒考上工程師,怎麼就成了工程師了。
這考試,到底算不算數?
“還是先答題吧,這次一定能考上。”謝玉精通算學,寫數學的卷子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