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
“成錦啊,這次彈劾國子監是大功啊。”
戴姍像開了五百萬的單一樣高興,微笑眯著眼睛。
這個功勞,夠都察院吹很久了。
短期之內,嚴成錦不想再彈劾。
畢竟每次他彈劾,都有大事發生,太負能量,怕弘治皇帝接受不了。
“今夜本官去梨園看戲如何?算本官的。”戴姍樂道。
“謝過大人好意,下官對聽戲沒有興趣。”
梨園太多人,容易發生踩踏事故,不太安全。
一晃十幾日過去,天涼了。
今日是秋闈的日子,讀書人早早就起來準備。
嚴成錦上朝前,還特意見了宋景一麵,打心裏,他還是希望宋景能考上解元的。
“考不上,就回來當工程師。”
宋景頷首點頭:“大人不必擔心,學生本就沒有負擔。”
“要記住,你是良鄉的總工程師,至少要考得比謝丕好,這是本官唯一的要求。”
見他如今不上進,嚴成錦忍不住叮囑一句。
宋景臉色紅到耳根,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大人對他期望,如此之高。
謝丕微笑道:“謝大人賞識,學生去了。”
宋景和謝丕結伴到貢院,如今良鄉船廠隻有他們二人考舉。
其餘的胥吏子弟,還得先考過了小三元。
嚴成錦看到了一個熟人,程敏政的兒子程子堂。
“嚴大人,許久不見!”程子堂如春風拂麵般笑笑,朝他作了一揖。
“子堂今年可有把握?”
嚴成錦知道,程子堂一直在國子監讀書。
在京城有點名聲,同樣是文二代,比李兆先要強許多。
“蒙大人關愛,有幾分把握。”
短暫寒暄幾句,程子堂走進了貢院。
嚴成錦想起了程敏政。
……
朝鮮,一座朱門大院中。
程敏政命人在院裏栽種草木,朝鮮人的院子,都是光禿禿的泥土,實在太不雅觀。
“老爺,外頭有人送信來了,說是京城來的。”家丁小聲道。
程敏政忙是放下書,京城來的信,八成就是賢侄的。
走出門外,瞧見是王不歲。
接過信,打開一看,臉色變得有些凝重。
朝鮮不願出兵攻打建州,而這信中,正是嚴成錦所述的辦法。
“賢侄實在是胡來。”程敏政歎息一聲。
王不歲笑道:“少爺說,讓我全力協助你,這信裏寫了什麼?”
程敏政搖搖頭,找來一個火盆,把信給燒了。
回到屋中,換上一身大明的常服,便坐著轎子進宮。
為了向大明示好,慈順大妃下旨,大明的使節可隨意進出宮廷。
程敏政一路暢通無阻。
思政殿,
朝鮮國王李懌端坐在禦座上,與以政府的大臣商討國事,幕簾後,慈順大妃垂簾聽政。
“娘娘,大明使節求見!”
慈順大妃眉頭微微一動,頷首點頭,不一會兒,程敏政走進大殿中。
真擠……這大殿,還不如他徽州府邸的正堂寬敞。
程敏政平日是不喜歡進宮的,微微拱手,以盡禮數。
“慈順大妃,本官想收晉城大君為徒。”
大殿中雅雀無聲。
大臣的臉色變得劍拔弩張起來,一片嘈雜。
“晉城大君乃是朝鮮國君,由我等教導!”
“大明要幹預朝鮮國事!”
領議政柳順元站出來,痛聲斥責。
程敏政看向幕簾後,晉城大君才十二歲,慈順大妃掌管著朝鮮國事。
慈順大妃微微蹙眉,盡量不動怒:“使節說的話,實在讓本宮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