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王守仁,一眼就識別出來了。
“你再進京時,本官向陛下請旨,讓你入國子監。”
海瀚助朝廷平定黎亂,功不可沒,但朝廷卻沒有給他封賞,請旨讓他入國子監,也不算太難。
這一日,風和日麗。
王不歲匆匆忙忙來到嚴府,道:“少爺,喬新元想收購咱們絲綢工坊。”
“喬新元是何人?”
嚴成錦自認為背下了朝中官員的名諱,沒有喬新元這號人。
“這人是晉商中的第一富甲,擁有的銀兩,比朝廷還多。”王不歲怕他不懂,打了個比方,道:“若按咱們良鄉的盈利算,咱們還要五年,才能追上他。”
從喬新元擁有的門鋪和商號,王不歲大致能算出來。
嚴成錦看了眼良鄉送來的賬本,這幾月,良鄉的進賬趨於穩定,這是極其危險的信號。
以如今良鄉商會的收入,極難追上晉商、徽商和潮商。
開放絲路後,在山西的晉商,獲得極大的好處。
有傳聞稱,明末的時候,晉商曾幫助滿清滅了大明。
明朝是資本初露的朝代。
銀子始終掌握在十大商幫手中,窮人愈窮,富人愈富,兩極分化嚴重。
嚴成錦要將良鄉商會,推向大明第一商幫之位,掌控坊間的錢銀。
正是要將商幫掌控的財富,奪過來,避免被商幫支配。
否則,一個財力足夠強大的商幫,就可以左右大明的存亡。
在朝廷當再大的官,也無卵用。
起義的人,得到大財閥的支持,大明就玩完了,就如同後世,某國選舉般。
大明如今的種種舉措,各大商幫都得到了好處,碰撞在所難免。
而當下,以良鄉商會斂財的速度,顯然追不上晉商。
嚴成錦想過,開采煤炭來賣,但天下露天煤炭最多的地方,在山西,那是晉商的地盤。
要增加收入,就得擴大銀兩的來路。
大清早,
嚴成錦的轎子剛在午門落下,便有一官員走上來:“本官乃戶部右侍郎焦芳,嚴大人還請借一步說話。”
焦芳眯著眼睛,望著嚴成錦。
嚴成錦道:“大人莫不是想要賄賂?本官從不收賄錢,還是免了,我要上朝了。”
焦芳臉色微微一變,讓旁邊的言官聽去,那還了得。
還不等嚴成錦說話,他介紹身後一人道:“這是本官妾室的宗親,找你有事。”
事實上,所謂的妾室,也是前幾日才過門。
喬新元微微拱手:“學生喬新元,王掌櫃應當於嚴大人說了,學生想買良鄉的絲綢工坊。
昨日,未等到王東家的準信,學生就直接來找大人了。”
將吏部右侍郎焦芳拉來,這是逼迫本官強賣?
焦芳在正德年間,極為有名。
他與劉瑾勾結,共同執掌朝堂,權勢滔天。
正是得益於他的幫助,劉健、李東陽三人勸諫屢次無果。
想不到,喬新元竟能搭上他的船。
嚴成錦想了想,道:“工坊不賣,本官要上朝了。”轉身走入宮裏。
喬新元看向焦芳,焦芳氣得胸口微微起伏,嚴成錦連他的麵子也不賣。
“待本官入宮,再與他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