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成錦聽下人傳來急報,李兆先回京了。
史料說滿加剌國有露天銀礦,真假他並不清楚。
他更加心動的是,劉瑾有沒有尋回橡膠樹。
有了橡膠,許多物件便可以做,諸如跑鞋,馬車輪胎,高壓鍋……
沒準能讓匠人做一雙椰子。
嗯,還有張永的西紅柿……
“嚴大人,傳聞陛下也出宮了,去良鄉看銀山。”錦衣衛葉準小聲透露。
“備馬車,本少爺要去良鄉。”
…………
良鄉,船停岸後。
一堆堆的白銀被搬到甲板上,士紳們眼睛都快要掉出來了。
張家兄弟恨不能衝上去,霸占一整艘船。
“讓我們兄弟上去,我是寧壽侯!張賢你得罪不起,別丟了官職,快點讓開。”
張鶴齡心情急迫,想上去看看那白銀。
這世上真有銀山啊。
不活了,不活了……省吃儉用幾十年,還不如出海一趟呢。
“哥,人比人氣死人啊,他嚴成錦如何知道,海外有銀子?白白撿的銀子啊…”
陽光下,甲板上那一堆銀山,刺痛著士紳們的眼睛。
聽聞這些銀子,就是像是地上的石頭,全是撿來的。
腦海中浮現那樣的場景,他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複。
周彧垂涎地望著衙役們把白銀搬下來,也衝了上去,“老夫看看,不拿,誰拿誰是畜生!”
張延齡不幹了:“你罵誰呢?!”
張賢擺擺手,示意讓兩人上去。
他對著李兆先道:“陛下旨意,讓李兄等在此候著。”
由於嚴成錦的關係,他與李兆先以平輩相稱。
劉瑾護著橡膠樹,等嚴成錦來驗收。
“太子聽到消息,應當也會來吧?許久沒見到太子了。”
想到這裏,他暗自給自己打氣:咱一定能在嚴大人身邊活下來,當上大明最有權勢的太監!
一旁的張永宛如被二次閹割了一般,愁著臉:“小強哥,一會兒見了嚴大人,咱該如何說?”
劉瑾抱著門板走到一旁,遠離張永,免得嚴大人遷怒於他。
張永孤家寡人坐在角落裏,抱頭痛哭。
弘治皇帝穿著儒裳,與李東陽等人來到良鄉碼頭,瞧見一船銀白之物,嘖嘖驚呼:“海外竟有這麼多銀子?”
韓文嘴皮微微蠕動,感慨:“實在壯觀,若充入國庫,一船可支足九邊半年軍餉。”
嚴成錦站在後頭,白銀多了雖好,但也會引發朝廷內的物價變動。
如今的銀子,在他眼裏就如同大白菜一樣,沒什麼稀奇。
“臣張賢,見過陛下!”
張賢領著李兆先和劉瑾走來,微微行禮。
李兆先躬身道:“學生李兆先,見過陛下!”
弘治皇帝頷首,看向李兆先:“朕看疏奏,你引領艦隊出海,又帶人挖回這五船銀山,朕封你為錦衣衛百戶如何?”
亂了亂了,武將蒙父輩恩蔭,才封百戶千戶。
文官應當封中書舍人才是。
我兒還要科舉呢,當了錦衣衛百戶,還如何科舉?
李東陽忙躬身:“陛下不可,臣正想讓兆先留在府中讀書,準備科舉。”
“學生想承錦衣衛百戶之職。”李兆先卻道。
他從不違逆父親,可他發現大海才是他的歸宿。
你……我兒兆先怎變成這般模樣,當著陛下的麵,忤逆他。
李東陽心口猛地被針刺了一樣疼,回嗆一句:“陛下麵前,休要胡說。”
弘治皇帝左右為難,李兆先不出海,誰來給朕尋銀山?
出海遇到風浪,命就沒有了。
有一個經驗豐富的陰陽官引航,海外的銀子,才能運回來。
嚴成錦見狀:“陛下這樣如何,且先封李兆先為錦衣衛百戶,等需考取功名時,再剝去其官職,貶為國子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