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憂心匆匆,本可以不寫入罪己詔中。
這樣一來,隻要不讓史官寫入青史,便不會有損陛下的賢名。
可傳到坊間,誰知道坊間的書生會如何寫。
他和劉健相視一眼。
陛下是鐵了心,要整飭黑戶和隱田,期盼盛世到來。
嚴成錦話鋒一轉,繼續道:“也有人說陛下,體察民隱,是個明君,如今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弘治皇帝在良鄉的名聲不錯,這都是得益於張賢。
張賢為天子的代言人,
將朝廷的形象經營得極好,罵弘治昏君的,在於少數。
弘治皇帝大感欣慰,眼角的濕潤,很快便壓了下去:“水田銳減,不可置之不理,西南改土歸流,諸公以為如何?”
土司繳納的稅賦,稍有不同,是以認納的額度來繳納。
他翻閱曆朝的宗卷,朝廷對西南土司,疏於管理。
先後有大藤峽和米魯之亂。
若是改土歸流,將土司製廢止,
由朝廷派官管製,水田和稅賦都會納入黃冊中,一清二楚。
且可避免土司壓迫族人,致使就土司百姓棄田逃亡,當地衙門又無法管製的情況。
韓文頷首點頭:“交由戶吏清算,自然比土司強。”
趁著接納土司田地,可以趁機清丈一次,擴充田畝數量。
不失為短期內,讓田畝數上升的辦法。
“臣附議!”
“臣等附議!”
戶部的大臣齊聲道。
弘治皇帝不再多做考慮,問:“卿等以為,派誰去為好?”
秦紘躬身道:“王鉞平定米魯之亂,此刻,又在貴州鎮守,不如就讓他前往宣旨?”
“貴州欽使已定,可廣西仍缺一人,卿等再給朕舉薦一人。”
百官遲疑不語,跟土司打交道,需要能鎮壓暴亂才行。
王鉞平定米魯之亂,將才自不必說。
可再舉薦一個能對付土司的人,便有點麻煩了。
劉健道:“陛下,派大同巡撫劉宇去如何?劉宇鎮守大同,既為文官,又有武略,可與土司談文,亦可用武。”
劉宇是成化八年的進士,才能有多高不得而知,但年紀,卻是不小了。
劉健舉薦的人,通常是河南人。
這次舉薦的劉宇也不例外,劉宇是河南均州人。
弘治皇帝不想用劉健舉薦的人,可又不好駁他麵子:“還有誰舉薦?”
百官默不作聲。
這便有些尷尬了,劉健卻持著芴牌,麵色不變。
“都察院糾察朝野,可發現可用之才?”弘治皇帝看過去。
都察院除了監察,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職能,向朝廷舉薦地方的賢才。
這綜情況,通常,嚴成錦會祭出王守仁。
但如今,有比他更合適的人。
“臣舉薦,錦衣衛百戶韓文,其父韓雍平廣西大藤峽之亂,頗受廣西土人擁護,韓文是韓雍之子……”
當年韓雍得以平亂,很大原因是得到當地部分土人的擁護,有群眾基礎。
李東陽等人雙眼放光,怎麼把這個錦衣衛忘了。
弘治皇帝目光堅定:“命韓文前往吧。”
……
都察院,值房。
嚴成錦在翻看大明律。
雖然換了副都禦史,但禦史們的反應與往日,有很大的不同。
“陛下竟會命嚴成錦,升副都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