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準備所有船隻,一萬個稻草人,一個月後,隨我北上出征!”
王守仁沉吟片刻,後告訴尚真王。
尚真王和大臣詫異,將領通常在後方營帳,他居然要親自上前線。
“王大人不如與本王在首裏城指揮?”
王守仁搖頭:“此戰不簡單,還需看天象,需我親自北上。”
連看天象也會?
尚真王和大臣們真震驚了。
一日時間過去,王守仁來到校場,訓練一支五百人的士兵。
鴛鴦陣正好能用,若有敵人登岸,可做防守用。
琉球士卒的兵備極差,與大明相差萬裏。
島上缺鐵礦石,也沒有成熟的煉鐵工藝,許多士卒都沒有鐵甲和兵器。
尚真王下令,全朝進入備戰狀態,祭拜天地,準備出征。
除了訓練,王守仁還在營賬中,挑選了幾個將領。
負責督訓士卒。
算上屯田,才有八千人。
比在海南時要好一些,海南是五千屯田營,對付十萬敵軍。
訓練有條不紊進行,王守仁每日必到校場,督導士卒訓練。
尚真王命令董玟,帶人到那霸港,重建兩城的圍牆。
他在琉球極得民心。
一聲令下,坊間的婦人老朽,皆投入建造炮樓和製作草人。
南方的琉球島民北上,在王守仁的營下,訓練鴛鴦陣和魚鱗陣。
夜裏,挑燈看行船的記載和琉球的戰役。
一月時間晃眼過去,
六十艘小船準備就緒,輜重物資搬運到大船上,百姓們將火油和烈酒,裝到瓦罐中。
“陛下,真讓王守仁統禦萬人大軍?”
“不如讓正議大夫董玟掛帥,王守仁為軍師。”
百官不大放心將軍隊交到外人手中。
萬一此人亂來,投敵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尚真麵色如常,這幾日,他在想戰敗後的種種應急措施。
但無論那種,得出的結論,隻能勝利。
琉球為此次北伐投入太多國力。
南方的壯丁北上,耕地或會荒蕪,百艘大船齊出,漁夫無法在打魚,國庫還要維持戰爭的軍餉。
若是北伐戰敗,薩摩國和久米島將登陸那霸港,以琉球的兵力和軍餉,支撐不了多久。
哪裏還有退路?
尚真王深吸一口氣,堅定地道:“決定北上攻伐,本王就要相信王守仁。”
“王上說得對,已無退路了。”
許久沒說話的永祿大夫林魏開口道。
為何要主動攻打薩摩國?
薩摩國背靠島國,擁有繁盛的經濟和龐大的人口,國力日益強盛。
它們早已想侵占琉球,時常派軍隊南下侵擾。
尚真將將印交給王守仁,領著滿朝百官,站在那霸港的碼頭,為王守仁和董玟送行。
“來人,拿酒來!”
親衛端上清酒,王守仁端起一杯,尚真王自己端起一杯。
“喝了這杯酒,王大人就是本王的弟弟,待王大人凱旋,再舉杯慶賀。”
“尚王言重了。”
王守仁略微吃驚,尚真王竟在臨行前,與他結拜?
雖有籠絡人心的嫌隙,卻也讓他感動了一丟丟。
士卒們開始登陸船,拉起船錨,放下第一桅帆布,船開緩緩駛離岸邊。
王守仁掏出單筒望遠鏡,這是他從京城帶來的。
百艘小船出海,極為壯觀。
王守仁對著董玟道:“船上的物資不足,必須在二十日內,結束此戰。”
軍糧夠吃上三十日,但真要耗完三十日,就是彈盡糧絕的地步,會大敗。
絕不能拖延這麼長時間。
董玟心頭忐忑,二十日打贏難如登天。
唯一的優勢就是,薩摩國還不知道琉球要行軍北上。
……
京城,都察院。
嚴成錦當了都禦史後,尚衣監送來新的緋袍。
不過,太招人眼,他還是穿著欽此的麒麟服,在都察院督導薑文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