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孔府的封地?
孔聞韶麵色依舊如常,聽聞良鄉推行攤丁入畝,就是將田地分還給百姓,再按畝均攤稅賦。
但孔府的封地是曆朝曆代敕封,豈是皇帝說廢就廢,你可可天下讀書人答不答應。
“衍聖公府的封地多,可族人子弟也多,藩王一人就能坐擁一府封地,衍聖公府若均攤下來,遠不如藩王,陛下明鑒!”
李東陽嘴角微微翹起。
弦外之音,就是要整飭衍聖公府,先整飭藩王。
眾人皆知,藩王乃朝廷痼疾,不能輕易整飭,否則,會再次興起靖難之役。
嚴成錦望著眼前一尺遠的金磚,陷入沉思。
他給孔府準備了三層,
第一層是瓜分孔府的封地,攤丁入畝。
第二層是將孔聞韶和大部分孔氏族人,流放到海外。
第三層是將聖公傳給嫡長子的舊製,改為孔氏中的賢者繼承。
李東陽隻知道第一層,王守仁知道兩層。
隻有他一個人,站在第三層。
除此之外,還有兩手準備。
王守仁作揖:“朝廷當務之急,是先養育好百姓,衍聖公所占用的良田,已經超越皇莊,臣以為,嚴大人說的有理。”
百官深吸一口涼氣。
一百萬畝!若不是今日測量出來,他們都不知道孔府的土地,如此龐大。
弘治皇帝看完四本疏奏,怒意更甚,朝廷皇莊一萬餘頃,可供皇室開支用度,仍有節餘。
衍聖公府的田地與之相差不多,還向朝廷請乞大量靡費,用於祭祀。
“朕還不知,山東百姓凋敝至如此地步。
孔聖後人,當遠不負祖訓,上不負國恩,下不負所學。
衍聖公所為,讓朕失望至極。”
孔聞韶的心涼透了,孔家的人好歹在禦前有幾分麵子,可陛下當著百官說出這樣的話。
先祖雖是聖人,但能不能活著立足於黃土之上,也全看皇帝。
“陛下,臣……臣知罪!”
蕭敬將嚴成錦的彈章傳下去,呈遞給劉健。
弘治四年,黃冊普查,山東百姓有五百萬人,可如今黃冊上僅有三百餘萬人。
劉健看向嚴成錦:“這些黃冊的來源,可否屬實?”
“謝玉由賦稅推算出,應該相差不遠。”
山東田地征收的是人丁稅,不管田地多少,皆按人頭征稅。
反過來,則可以推算人丁,但卻不準確,畢竟有無田者和黑戶,和不繳稅者。
但也能大致能算出個數來。
嚴成錦猜測,逃跑的和銳減的人口,加起來應當有一百萬人。
刑部熊繍遲疑片刻:“陛下,孔府後人頗多,難以管製,孔聞韶剛承襲衍聖公封號不久,也情有可原。”
“臣等附議!”刑部幾個主簿站出來。
李東陽頷首,追溯源頭,這是曆代衍聖公遺留的弊政。
孔聞韶知道再不辯駁,便沒有機會了:“臣此番回山東,一定嚴加管製族人。”
弘治皇帝皺著眉頭,一邊是孔氏後人,一邊是山東百姓。
朕若放任衍聖公回去,山東邊成人間煉獄,京城的流民源源不止,標本不治。
“嚴卿家,在山東推行攤丁入畝,是否太狠厲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