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如九天雷鳴,驚得劉健和百官不知所措。
不開海禁的辦法?
百官露出思索之色,快速思索此子究竟想幹什麼。
弘治皇帝目光凝聚,落在嚴成錦身上:“嚴卿家說說看!”
“文皇帝命三寶太監下西洋,買回大量的香料和象牙等物,販以絲綢貨物,可文皇帝,並未開海禁,陛下可以效仿。”嚴成錦躬身。
朱棣這招掩耳盜鈴,實在高明。
隻許官府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違者就是犯禁。
百官頓時急眼了,你還不如打開海禁,有錢大家一起賺呢!
弘治皇帝臉上露出笑意,當倒是解決了他的顧慮:“在理,就這麼辦吧!”
楊廷和傻眼了。
百官一臉懵然,猛地反應過來:“陛下,此舉與廢除海禁,有何區別,既然陛下心意已決,不如廢除海禁!”
“臣請乞,廢除海禁!”
“臣附議!”
百官急得跳腳,紛紛諫言,生怕弘治皇帝下旨,朝廷的大船獨吞海外貿易。
楊廷和麵色慘白,此子真是毒啊!
有了文皇帝不開海禁,派船下海貿易的先例,可以直接效仿。
逼得大臣們自己要開海禁,此子、此子真乃全天下,最歹毒之人!
場麵漸漸失控,許多大臣紛紛持著芴牌,跪伏在地上,李東陽麵色僵硬,心情久久不能平複。
蕭敬心頭發緊,暗道:“連海禁也讓嚴成錦開了,以後見了他,得繞開點。”
文官加在一起都鬥不過,他能怎麼辦?
王守仁收益匪淺,當今天下,能讓他琢磨不透的人,隻有老高兄。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那就傳朕旨意,開海禁!”
一道雄厚嘹亮的聲音,繞梁久久不散,震痛百官的耳膜。
隆慶開關,變成弘治開關了。
嚴成錦心頭鬆了一口氣,開海禁雖然全民皆可下海,但重要的是,看誰的船多,誰的船大。
小船隻能運載五千匹絲綢出海,和大船卻能運載十萬匹絲綢出海。
且回航能載的貨物也不一樣。
銀子都讓良鄉和朝廷賺了,這波不虧。
百官宛如在夢裏般,鬥誌昂揚傷飭嚴成錦,想不到竟會是這樣的結局。
正在這時,嚴成錦掏出第四層:“臣請乞,在黃河入口,修建堤壩,引黃河水入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的水源,主要來源於山東的微山湖。
漕運河道變寬後,必定會使運河水位下降。
黃河水灌入大運河中,可讓大船吃水變得更深,河水湍急,有利於行船。
弘治皇帝皺眉:“如何從朝外獲得力役?依朕看,不出兵,藩國的國君未必允許。”
對於一個朝廷而言,最重要的是人丁。
二十萬人在大明,或許隻是一縣之數,可對於藩國,是不小的數目。
李東陽道:“若陛下心意已決,臣以為,可派人出使藩國。”
嚴成錦點頭:“李公所言甚是,朝鮮和琉球欠我朝恩情。
若許以承諾,五年之內,必將人返還,想必不難,隻需去一道聖旨。
唯獨安南,需人出使。”
朝廷對朝鮮和琉球,是恩威並施,它們懼怕大明的兵力,又受大明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