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殿出來,
李東陽心中不安,提到兩個兒子,對嚴成錦的埋怨就油然而生。
要不是此子,兆先和兆蕃也不會出海,到了四十餘歲,膝下卻無一子在左右。
“李大人在想什麼?”
李東陽回過神來,看見嚴成錦站在身後,憤憤不平:“想你!”
嚴成錦麵色僵硬住了。
想必是剛才,弘治皇帝提及李家兄弟,拉起了李東陽的仇恨。
“下官有要事,要與李大人商議,下了值,可否到李大人府上一敘?”
放任海外貿易,外來物種入侵必定會泛濫成災。
九卿的官職份量不足,他一個人無法抗衡朝廷百官。
若李東陽能一起諫言,或許,能有幾分把握新設監察海關。
“你找本官,是為了設立監察海關?免了,本官也不讚成。”李東陽揮一揮衣袖,利索地走下階梯。
……
戶部值房,一片靜謐。
韓文翻看一本賬目,全是各地要銀子的扣賬,自秋收後,就沒有一個是進賬的。
“國庫空虛至此,嚴成錦還想設監察海關,再設,軍餉都支不起了。”
聽見韓文喃喃自語,一旁的戶部郎中劉宇疑惑:“大人,何謂海關?”
“是監察海外商貨的衙門,與市舶司有差。”韓文道。
“方才,下官去東暖閣送疏奏時,看見嚴成錦去了暖閣,想必私自麵聖了。”一個文官道。
韓文不自覺咬緊嘴唇,
陛下看了出賬,必定知道國庫沒有銀子了。
“進賬清算了嗎?”
“快出來了,韓大人再等等。”
……
此時,奉天殿中。
弘治皇帝正在翻閱歲末結餘的賬本,出賬竟有一千二百餘萬兩。
如今,國庫還剩三百餘萬兩。
維持九邊和督修長城,這點銀子抓襟見肘。
“怎會花去這麼多銀子?”弘治皇帝喃喃看得入神。
蕭敬知道,韓文將賬目清楚的寫出來了,陛下的話,是不需要回答的。
弘治皇帝用手指頭仔細劃過每一行數字,心中暗道國庫的支出大頭,在九邊。
隨後,是興修長城,修到阿拉善,竟花費銀子三百餘萬兩!
小太監稟報:“陛下,嚴大人來了。”
此子來諫言設立監察海關?
國庫虧空至此,朕是真的沒有銀子了啊。
弘治皇帝抬起眼皮,對著旁邊的蕭敬道:“不見。”
嚴成錦在殿門外等候。
隻見,蕭敬笑吟吟走出來:“陛下不見,嚴大人回去吧。”
“為何不見?”
“陛下知道,你是為都察海關一事。”
嚴成錦沉吟片刻,轉身走了。
下了值,嚴成錦來到李東陽府上,李東陽雖不喜他來,可他真要來,下人也攔不住。
走進院中,不見李東陽在正堂讀書,想必還沒有回來。
嚴成錦穿過廊道,來到中堂,見李清娥正在做女紅,似乎是一條帕子。
胖丫鬟見了他,眉目間多了幾分神采,偷偷小聲提醒:“小姐,姑爺來了,哎呀,奴婢不騙你。”
李清娥微轉身,她出身微寒,嚴成錦的官,卻越當越大,心中難免有些落差。
被丫鬟稱作是稱作姑爺,不由輕責一聲:“不要胡說,被爹聽去,又要罰你了。”
嚴成錦自顧自地坐下,朝李清娥問道:“李小姐手帕給誰?”
“給蔣夫人,嚴大人若要,小女給嚴大人織一條。”